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①②
|
|
“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A. 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 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 C. 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 D. 有力地防止了权威被颠覆
|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分封制解体,周王室日益衰微。《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A.浑水摸鱼 B.反客为主 C.笑里藏刀 D.反戈一击
|
|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统治 B.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 C.青年学生要求民主自由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
|
秦朝确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①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自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下列成语与秦始皇有关的是 A.指鹿为马 B.奇货可居 C.图穷匕见 D.纸上谈兵
|
|
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我国古代各王朝都利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了管辖。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个朝代对山东省的管辖?从中看出它们各自采取了什么样的行政管理制度? (2)据材料三说明元朝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在这种制度下,是如何加强对山东管辖的? (3)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有何积极作用?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惰。 ——《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论集》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和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的选官制度有何进步性?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
|
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 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 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 ——[东汉]班固《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诸侯王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
|
“我要用奸臣去监视忠臣,用忠臣去威胁奸臣。”这是电视剧《东方朔》中汉武帝独特的用人之术,其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封建专制皇权 B.显示自己不拘一格 C.鼓励大臣相互牵制 D.表明自己心胸豁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