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949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稿时,有一位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共同纲领》,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对党中央所持态度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A. 中共对革命前途缺乏清醒认识

B. 中共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

C. 《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

D. 中国民主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

 

下面是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

16%

4.4%

7.3%

1942

58%

78%

49%

 

表中数据变化可以反映出(   )

A. 政府调整了工业布局    B. 官僚资本的壮大

C. 工业结构随战争调整    D. 民营工业的发展

 

193543日,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在上海市江湾市府礼堂举行。57对新人结成佳偶。没过多久,汉口、北平等地纷纷效仿,几乎每届都由市长等名流给他们证婚。这反映出(   )

A. 市民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B. 追求自由观念深入人心

C. 中国传统习俗逐渐消亡    D. 政府积极推动移风易俗

 

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蒋介石曾说,我们中国要在20世纪的世界谋生存,没有第二个适合的主义,必须确立三民主义为中国唯一的思想,再不许有第二个思想来扰乱中国。这一言论可以用来说明蒋介石(   )

A. 坚定地捍卫三民主义    B. 表达争取独立的决心

C. 借此树立民众的信心    D. 为专制独裁制造舆论

 

费正清曾断言: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

A. 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

C. 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D. 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

 

下图是晚晴政府发行的纸币——大清银行兑换券,它是中国金融史上第一套具有国家法定本位币的纸 币。作为史料它直接说明(   )

A. 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剧    B.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

C. 中国近代货币体系混乱    D. 中国货币体系的近代化趋势

 

1901年2月,流亡在西安的清朝政府发出上谕,宣布今后的对外方针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还声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这体现出清政府

A. 以主权换治权

B. 主动赔款割地

C. 甘心做傀儡

D. 失去民心民意

 

1896年,梁启超在代总理衙门起草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指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1898年张之洞出版《劝学篇》,提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体西用是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普遍接受的主张

B. 张之洞把西政作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思想与维新派思想趋同

C. 梁启超与张之洞宣扬中体西用都有救亡图存的目的

D. 19世纪末,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1888年曾国藩上奏称:“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盛,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减价销售)”。这表明

A. 中国工业化水平低    B. 传统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C. 清政府与列强交恶    D. 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1882年,英商魏特模等拟在上海设立纺纱厂,总理衙门明确指出:机器织布系中国创办之举,予限十年内只准许华商入股,不准另行设局……是故不准华商另行设厂,然则何能反而允许洋商设厂欤!这表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

A. 具有垄断性与排他性    B. 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 抵制了西方列强侵略    D. 开启了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历程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9328/68464) 首页 上一页 39323 39324 39325 39326 39327 39328 39329 39330 39331 39332 3933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