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所依据的材料。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官修史书的总称,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列史书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

A《汉书》

B.《史记》

C.《三国志》

D.《左传》

 

以下是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它主要说明了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竑

 

2集团军总司令

 

孙连仲

 

6集团军总司令

 

杨爱源

 

7集团军总司令

 

傅作义

 

14集团军总司令

 

卫立煌

 

18集团军

(即八路军)总指挥

 

朱德

 

22集团军总司令

 

邓锡侯

 

 

 

A. 太原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 太原会战标志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C. 太原会战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

D. 太原会战的作战部队都是国民党军队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 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 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 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 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自然资源的发现

B. 中西交流的加强

C. 工业革命的需求

D. 世界市场的形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赋予国务员的权力是“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表明中华民国实行

A君主专制制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责任内阁制

 

晚清政府机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下列机构中出现最晚的是

A. 总理衙门

B. 农工商总局

C. 外务部

D. 责任内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周代即有“烽火戏诸侯”之说。唐代诗人杜甫曾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著名诗句,可见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应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御史台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遵义会议

D. 瓦窑堡会议

 

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

A. 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

B. 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

C. 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特点

D. 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中华文化君、臣、父、子,看似经纬万端,其核心即是一个“德”字。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A《弟子规》

B.《三字经》

C.《千字文》

D.《百家姓》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9332/68464) 首页 上一页 39327 39328 39329 39330 39331 39332 39333 39334 39335 39336 3933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