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帝国政府颁布了《德意志公司法》,承认卡特尔协议具有法律效能.卡特尔组织由1879年的14个发展到1895年的250个,到1911年又增加到600多个.而更高一级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也先后在采矿、冶金、钢铁、化学、电气、光学等新兴部门出现。这表明德国 A. 加紧对殖民地的争夺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效尤为显著 C. 抑制市场的自由竞争 D. 政府在现代化道路中作用突出
|
|
欧仁·鲍狄埃写道:“无论在美国或在古老的欧洲,劳动者召开代表大会,科学拿起了刨子,而铁锤在创造进步,未来在阳光里纺纱织布,这一切都没有国境:全世界的人民只有一个纲领……巴黎公社走过这条路!”在作者看来巴黎公社革命 A.完善了斗争纲领 B.具有世界性意义 C.推动了科学发展 D.建立了工农政权
|
|
1850年代末,少数中国商人已涉足外资航运企业。由于华商行船不单要缴纳捐税,亦须支付厘金,他们索性“与外人各图所求,互为结盟”,因此轮船悬挂洋旗之现象相当普遍。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 A. 洋商不用缴纳关税 B. 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主权 C. 近代商人地位低下 D. 近代企业发展已初现依附性
|
|
下图体现了工业革命机器发明的递进状态。推动这种“递进状态”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科学理论的突破 B. 思想文化的进步 C. 政府措施的激励 D. 市场需求的带动
|
|
19世纪中叶,新名词在中国被不断创生出来,诸如:“商务”“商战”“商业”“招商”“商办”“商局”“商会”“商部”“商学”“商政”“商校”“商法”“商报”等。这一时期“商+”思维反映出 A. 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受到关注 B. 实业救国思想已经蔚然成风 C. 重农抑商经济政策遭到否定 D.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
|
|
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 女性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 B. 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C. 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发展 D. 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
|
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这表明代表们希望 A. 建立有效和有限的政府 B. 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C. 建立分权制衡的中央政府 D.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
|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可划分为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如下图)。这反映了 A. 价格革命导致西北欧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 B.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美洲沦为贸易边缘地区 C. 英国、荷兰、法国逐渐成为贸易半边缘区 D. 不同贸易区域划分是国际分工差异的体现
|
|
16世纪,印第安人在给被征去矿山劳动的亲人送行时,就预先为他们举行送葬的仪式。据此可推知 ( ) A. 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 B. 当时矿山劳动时间太长 C. 印第安人多被折磨致死 D. 木民族固有的风俗习惯
|
|
査士丁尼民法大全中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 A. 证据原则 B. 理性原则 C. 公正原则 D. 平等原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