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城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离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二: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 (2)比较丝綢之路和地理大发现引发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同及其主要原因》
|
|
恩格斯称赞某作家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该作家属于的文学流派是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
|
二战以来,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与机构所确定的规范、原则、制度己经日益成为衡量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国际行为主体的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依据。其主要原因在于 A. 联合国是世界影响力最大国际组织 B. 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关系制度化 C. 世界经济形成多极化的国际格局 D. 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
1924—1929年,是20世纪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各国经济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发展。推动黄金时期出现的原因是 A. 殖民体系的强化与市场投资场所扩大 B. 煤炭等工业部门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发展 C. 西方国家相对和平稳定与混合经济发挥作用 D. 垄断资本主义使生产社会化程度有所提高
|
|
马克思在《论费尔巴哈纲领》中说:“哲学家从来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真正的关键是改变它。”下列属于“改变世界”的是 A. “世界万物皆有由水生成” B.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C. “有勇气在公共事务上运用理性” D. “礼即理也”“格物以致知”
|
|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能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一观点强调 A. 政治革命,推翮专制 B. 批判质疑,理性思考 C. 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D. 信仰自由,社会契约
|
|
有学者这样描述某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四个独立的政府机构——众议院、参议院、总统和最髙法院——将通过不同的方法被选定,他们的任期各不相同。普选产生的众议院受制于以下几种东西:对选举权的限制、两院制、总统否决权和最高法院。”这个国家是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中华民国
|
|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真止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法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由此可知 A. 法律推理与研究的方法是自然法的体现 B. 各国法律的趋同现象表明自然法的实现 C. 实定法是自然法抽象原则的具体化 D. 自然法不是为体现立法者意志而产生的
|
|
有学者指出,公元前5世纪末的雅典民主政治,议事会和公民大会在国内政策问题上以退缩为背景,法庭占据了舞台的中心。这种现象反映了雅典这一时期重要的民主原则是 A. 轮番而治 B. 法律至上 C. 人民主权 D. 司法独立
|
|
严安林在《蔡英文上台后的两岸关系走向》一文中指出:蔡英文为求当选提出了‘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提出在两岸之间要‘积极沟通’、‘不挑衅’与‘无意外,但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下列有关两岸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 ②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 ③“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 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