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关于国家治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君权提出各自主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利类。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孟子为此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分别对百姓和天子提出什么要求?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治国的关键是什么?实现其治国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思想的历史价值。

(5)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的儒家们对“君权”有何共同认识?

 

道光年间,北京的戏曲艺术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在不断发展中形成崭新的剧种——京剧。

 

智者学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在政治上进行了反封建斗争。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往往以宗教形式展示人性之美,这些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但并未摆脱宗教影响。

 

黄宗羲与伏尔泰都对封建君主专制思想作出批判,两者均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

 

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其他学派的思想就销声匿迹了。

 

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所属生肖是马。根据汉字演变发展的脉络,下列“马”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③②

D. ①②④③

 

“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A. 汉赋

B. 宋词

C. 京剧

D. 传奇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推动其社会转型,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应该是

A. 印刷术和造纸术

B. 火药和指南

C. 指南针和印刷术

D. 造纸术和火药

 

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在不断崛起。下列不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⑤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9239/68464) 首页 上一页 39234 39235 39236 39237 39238 39239 39240 39241 39242 39243 3924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