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罗斯福说,政府应当使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有事可做,让人民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有适当的教育水平,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由此可见,罗斯福的执政理念是

A. 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政府要关注民生,对国民要有责任意识

C. 摆脱经济危机,大力发展经济

D. 缩小贫富差距,缓和劳资矛盾

 

1944年9月,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中共正式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中外舆论的广泛支持。中共的这一主张

A. 旨在维护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

B. 导致民族统一战线出现裂痕

C. 有利于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D. 是对国民党片面抗战的回应

 

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到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B. 欧洲经济的复兴和日本的崛起

C. 美国经济地位下降和美元贬值

D. 第三世界提高石油价格和关税

 

20世纪初,中国有识之士专门创办了《女子世界》《中国女报》等一些有关妇女的刊物,其他的革命书刊也发表了不少争取女权的文章,倡导“扶植女子共谋进步,以造福女界,即以造福于中国”。其主要目的在于

A. 推进社会风俗变革

B. 促进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 实现男女权利平等

D. 动员妇女参加反清民主革命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白领工人人数已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可以推断美国

A. 知识型阶层将成为社会的主体

B. 非生产人数占劳动力的大多数

C. 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D. 人们逐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1945年8月,中苏两国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有效期为30年。1950年2月,经过谈判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表明

A. 中国努力建立新型平等外交关系

B. 美苏冷战对中苏关系变化影响有限

C. 对苏外交成为中国政府外交核心

D. 两国政府坚持务实灵活的外交原则

 

1947年1月和1948年3月,美国先后提出两个新方案,对先前的对日要求“赔偿方案”进行大幅度修改,到了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了日本的一切赔偿。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基于

A.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C. 中国大陆形势变化

D. 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1924年1月,孙中山在闸述“国民党之主义”时指出:“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其阐述

A. 具有鲜明的扶助农工的思想倾向

B. 标志着国民各阶层的普遍觉醒

C. 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

D. 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兴起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 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C. 明太祖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军权

D. 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这表明宋代

A. 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B. 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C. 地方的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

D. 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0502/68464) 首页 上一页 30497 30498 30499 30500 30501 30502 30503 30504 30505 30506 3050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