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博白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一、null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

A. 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

B. 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

C. 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

D. 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东汉熹平年间,汉灵帝命人写定《诗》《书》《论语》等七部经典。经典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刻成46方石碑,立于太学,以便学人校对是正,被称为“熹平石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损毁

B. 我国古代书画艺术开始进人自觉阶段

C. 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D. 标志着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这表明宋代

A. 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B. 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C. 地方的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

D. 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 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C. 明太祖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军权

D. 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924年1月,孙中山在闸述“国民党之主义”时指出:“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其阐述

A. 具有鲜明的扶助农工的思想倾向

B. 标志着国民各阶层的普遍觉醒

C. 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

D. 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兴起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47年1月和1948年3月,美国先后提出两个新方案,对先前的对日要求“赔偿方案”进行大幅度修改,到了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了日本的一切赔偿。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基于

A.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C. 中国大陆形势变化

D. 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45年8月,中苏两国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有效期为30年。1950年2月,经过谈判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表明

A. 中国努力建立新型平等外交关系

B. 美苏冷战对中苏关系变化影响有限

C. 对苏外交成为中国政府外交核心

D. 两国政府坚持务实灵活的外交原则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白领工人人数已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可以推断美国

A. 知识型阶层将成为社会的主体

B. 非生产人数占劳动力的大多数

C. 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D. 人们逐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世纪初,中国有识之士专门创办了《女子世界》《中国女报》等一些有关妇女的刊物,其他的革命书刊也发表了不少争取女权的文章,倡导“扶植女子共谋进步,以造福女界,即以造福于中国”。其主要目的在于

A. 推进社会风俗变革

B. 促进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 实现男女权利平等

D. 动员妇女参加反清民主革命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到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B. 欧洲经济的复兴和日本的崛起

C. 美国经济地位下降和美元贬值

D. 第三世界提高石油价格和关税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44年9月,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中共正式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中外舆论的广泛支持。中共的这一主张

A. 旨在维护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

B. 导致民族统一战线出现裂痕

C. 有利于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D. 是对国民党片面抗战的回应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罗斯福说,政府应当使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有事可做,让人民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有适当的教育水平,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由此可见,罗斯福的执政理念是

A. 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政府要关注民生,对国民要有责任意识

C. 摆脱经济危机,大力发展经济

D. 缩小贫富差距,缓和劳资矛盾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科学揭示规律——科学解放思想

“他(哥白尼)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

“大自然和大自然的法则藏匿于黑夜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于是世界一片光明。”

“以达尔文著作的出版为界,在此之前是传统基督教世界观的思想意识占据着统治地位。那种世界观得到了圣经权威的认可,……认为动植物物种是各自分别被创造出来的,而且自它们产生以来就从来不曾改变过。”

“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家中,爱因斯坦将位于最前列。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

阅读材料,模仿示例,简述以上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并从思想解放的角度阐释其影响。

示例: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了教会所鼓吹的地心说,使自然科学逐渐从教会的控制下解放出来,得到独立的发展。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语)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二(明太祖语)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唐太宗与明太祖对丞相的设置有何不同看法。

(2)基于以上不同看法,唐太宗与明太祖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综上材料,指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