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4年9月,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中共正式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

1944年9月,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中共正式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中外舆论的广泛支持。中共的这一主张

A. 旨在维护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

B. 导致民族统一战线出现裂痕

C. 有利于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D. 是对国民党片面抗战的回应

 

C 【解析】据材料“1944年……中共正式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要求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故A项错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民族统一战线就出现裂痕,故B项排除;中共的主张获得中外舆论的广泛支持,这提升了中共的声望,有利于民主革命的胜利,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建立联合政府的问题,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到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B. 欧洲经济的复兴和日本的崛起

C. 美国经济地位下降和美元贬值

D. 第三世界提高石油价格和关税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中国有识之士专门创办了《女子世界》《中国女报》等一些有关妇女的刊物,其他的革命书刊也发表了不少争取女权的文章,倡导“扶植女子共谋进步,以造福女界,即以造福于中国”。其主要目的在于

A. 推进社会风俗变革

B. 促进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 实现男女权利平等

D. 动员妇女参加反清民主革命

 

查看答案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白领工人人数已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可以推断美国

A. 知识型阶层将成为社会的主体

B. 非生产人数占劳动力的大多数

C. 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D. 人们逐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查看答案

1945年8月,中苏两国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有效期为30年。1950年2月,经过谈判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表明

A. 中国努力建立新型平等外交关系

B. 美苏冷战对中苏关系变化影响有限

C. 对苏外交成为中国政府外交核心

D. 两国政府坚持务实灵活的外交原则

 

查看答案

1947年1月和1948年3月,美国先后提出两个新方案,对先前的对日要求“赔偿方案”进行大幅度修改,到了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了日本的一切赔偿。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基于

A.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C. 中国大陆形势变化

D. 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