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世界近代史》:“1870年以后,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此外,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该描述可理解为

A. 形成了资本主义工厂制

B. 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C. 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D. 引发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

A. 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 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 电磁波一无线电―第二次科技革命

 

创办于1802年的著名杂志《爱丁堡评论》曾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到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材料反映出

A. 英国纺织业日益走向衰落

B. 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C. 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

D. 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则到达4/5。下列对此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A. 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

B. 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

C. 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

D. 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一个国家若能成为海上主人,就等于成了一个帝国。”伊丽莎白女王则声称:“海洋不属于任何民族、任何个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英帝同在重商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崛起

B.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是这些言论出笼的保障

C.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率先建立海洋霸权

D. 英国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打造“世界工厂”

 

(题文)有同学看到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欧洲十大城市排行榜,发现伦敦、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在1400年的时候尚未进入排行榜,1700年的时候不仅都跻身排行榜,而且排名靠前,分别位列第二、第五和第六。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B. 资产阶级革命

C. 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D. 殖民扩张活动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在他第一次航海87年后,西方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也相继开始。郑和去世之后中国的航海活动就此终结,而西方的航海活动却方兴未艾。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 制度和文化的不同    B. 参与者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同

C.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D. 领导者和航海家的目的不同

 

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说: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挡都挡不住。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再赚它一把。材料主要反映了

A. 荷兰发达的航运业    B. 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

C. 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    D. 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自卫说更正确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现象突出反映了

A.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 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商人地位相对低下

C. 经世致用思想形成,商业理念以钱至上

D.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生产关系技高一筹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5383/68464) 首页 上一页 25378 25379 25380 25381 25382 25383 25384 25385 25386 25387 2538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