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启蒙运动时期,一位推动者这样归纳自己的诉求:“我希望看到最后一个国王被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给绞死。”(约翰·赫期特《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这表明他反对

A. 因信称义

B. 天赋人权

C. 君权神授

D. 崇尚科学

 

启蒙运动的参与者中,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 批判专制统治

B. 倡导人性解放

C. 捍卫人道精神

D. 呼吁宗教宽容

 

学习文艺复兴时,有同学发现:但丁、彼特拉克等许多人文主义者都是基督徒,拉斐尔等人画的主要还是宗教画。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 他们抨击教会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B. 他们用人的眼光来看这一切

C. 当时他们总想着彼岸,想着天国    D. 画是宗教画,但他们想到的是现世

 

在政治主张方面,智者学派提倡过激的民主政治,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公民的政治权利;而苏格拉底则主张有德行的少数人治国,并不反对有条件的寡头政治。这说明苏格拉底

A. 反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希望建立专制独裁统治

B. 希望建立一种理性的民主制度,注重道德建设

C. 反对过激的民主,认为权力应该掌握在哲学家手中

D. 希望建立一种理性的资本主义专制,实施仁政

 

《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

A. 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    B. 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

C. 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    D. 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某学者曾这样评价清初的一位思想家:研究他的著作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他的学说是中世纪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他是真正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据此推断,以下思想主张属于“他”的是

A. “知行合一”

B. “天下为主,君为客”

C. “天地之化日新”

D.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两者的分歧在于(  )

A. 世界本原之争 B. 道统思想之争 C. 理气关系之争 D. 治学方法之争

 

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非古时可比,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了“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这说明程朱理学

A. 融儒释道为一体

B. 意在束缚人的行为

C. 致力于社会稳定

D. 主张改良社会体制

 

历史学家阎步克曾说,“汉承秦制”,汉代统治者的方针实际是“儒表法里”。不仅汉武帝兴功用法,任用酷吏,汉宣帝亦“所用多文法吏”,且公然申明“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说明汉代

A. 继承秦制,融合儒法思想    B.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实行“德教”,采用“周礼”    D. 完全采用法家思想进行统治

 

董仲舒提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观点()

A. 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

B. 对君主行为有一定程度的约束

C. 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D. 确立了儒学思想的独尊地位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7995/68464) 首页 上一页 17990 17991 17992 17993 17994 17995 17996 17997 17998 17999 1800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