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的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造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文化教育的兴盛 C. 重文轻武的政策 D. 印刷成本的降低
|
|
|
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 A. 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 B. 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C. 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 D. 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
|
|
李贽的《藏书》是评述历史人物的著作。其中的《世纪》部分,讲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他将陈胜、公孙述(东汉末年军阀)等列入书中,且每篇都标有名目以示褒贬。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该书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A. 反对思想束缚提倡独立思考 B. 突破传统改革史书编撰体例 C. 破除传统等级观念反抗权威 D. 以史为据实事求是评价历史
|
|
|
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A. 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B. 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 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 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
|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认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汉代,董仲舒强调“委身致命”、“善皆归君,恶皆归于臣”。这种对君臣关系认识的变化表明,汉代儒学( ) A. 比先秦儒学更加哲学化 B. 与先秦儒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C. 植根于先秦儒学的传统 D. 是对先秦儒学的取舍与创新
|
|
|
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由此看出两者都 A. 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 B. 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 C. 体现出朴素的民主色彩 D. 颠覆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
|
|
|
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士子 A. 提倡政治参与意识 B. 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C. 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D. 讲究胸怀宽容博大
|
|
|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孟子称:“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这反映出 A. 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B. 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 C. 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 D. 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
|
|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爱国将领,但他的事迹在不同时期被给予了不同的对待。南宋封授忠臣烈士及其祠庙。元代没有因为岳飞非我族类就漠视、诋毁,前贤之后反而优待,对于岳飞后人也是如此。朱元璋本人就非常敬重岳飞,为他的事迹而落泪,曾亲自书写匾额“纯而不曲”,并下诏书曰:“岳飞仍称武穆。从祀历代帝王庙,配宋太祖享。“1905年同盟会建立,因为岳飞反抗的金女真被满族人视为祖先,反清先驱即以岳飞等反抗异族的英雄为榜样,革命党人借机号召起义反清,皆以岳飞为精神领袖。民国时期,留洋归来的胡适开始为秦桧感到冤枉;“一二八”事变时,汪精卫曾与蒋介石争论秦桧是否为好人;抗战后,岳飞再度成为热点人物,激励着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岳飞的历史地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扬岳虽是主流,批岳思潮出现且有发展态势。1951年,署名石英的《岳飞,他是对人民有罪的》一文中,说岳飞是封建奴才。1966年,在这个非常历史时期,岳飞难逃厄运,杭州岳王庙变成了“搜租院”,岳飞墓甚至被捣毁。1979年岳飞庙被重修,并镶嵌有岳飞手书“心昭天日”横匾。 ——摘编自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岳飞历史地位变迁的因素。
|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这一呼吁得到了普遍的赞成,因为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这场战争。然而到了 1917年时,威尔逊个人却将这个国家引向战争。从中立走向干预的一个原因是战备运动-1916年6月3日威尔逊政府通过了《国防法》,这一法案标志着战备运动达到高潮。运动期间的军事宣传使美国人有了参战的心理准备。另一个因素则是美国武装干涉墨西哥……没有多少痛苦和牺牲的军事行动让美国人体验到了乐趣。美国介入战争的另一个驱动因素是美国的金融和工业一直在向协约国赊卖军用物资,如果他们的主顾失败了,这些金融业和工业也将被毁掉。而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和舰只的损失也加速了美国的参战。最后,1917年3月沙皇政权被推翻使美国有可能加入一个民主国家的联盟来反对中欧的专制国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从中立到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参战的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