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题

(6分)常温下电解200mL一定浓度的NaCl与CuSO4混合溶液,理论上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⑴通过计算推测:

①原混合溶液NaCl和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②t2时所得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

⑵实验中发现,阳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与阴极相比,明显小于对应时间段的理论值。试简要分析其可能原因。

 

(4分)如图所示,通电5 min后,第③极增重2.16 g,同时在A池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mL,设A池中原混合液的体积为200 mL,求通电前A池中原混合溶液Cu2+的浓度。

6ec8aac122bd4f6e

 

(6分)(1)肼(N2H4)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101kPa时,32.0g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热量624kJ(25℃时),N2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

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3)下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示意图。假设使用肼—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 过程中的电源,铜片的质量变化128g,则肼一空气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标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L(假设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 为20%)

6ec8aac122bd4f6e

 

(6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丙为用淀粉碘化钾和酚酞混合溶液润湿的滤纸,m、n为夹在滤纸两端的铂夹。丁为直流电源,x、y为电源的两极。G为电流计,电极均为石墨电极。闭合K2、断开K1,一段时间后,A、B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回答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M溶液可能是        (填序号)。

A.KNO3溶液   B. 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 NaCl溶液    E.CuSO4溶液

(2)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滤纸丙的m端发生的现象为                            

 

(6分)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两个途径来利用:a.利用煤在充足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反应热;b.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使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这两个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a. C(s)+ O2(g) = CO2(g)               △H=E1      ①

b. C(s) + H2O(g) = CO(g)+ H2(g)       △H=E2      ②

H2(g)+ 1/2 O2(g) = H2O(g)        △H=E3       ③

CO(g)+ 1/2 O2(g) = CO2(g)          △H=E4      ④

回答:⑴与途径a相比途径b有较多的优点,即                                

(2)等质量的煤分别通过以上两条不同的途径产生的可利用的总能量关系正确的是        

A、a比b多    B、a比b少     C、a与b在理论上相同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1、E2、E3、E4之间的关系为                      _

 

(3分)采用惰性电极从6ec8aac122bd4f6e中选出适当离子组成的电解质(非熔融态下),并电解,

(1)若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O2,电解质所有可能为                  

(2)若两极分别放出气体,且体积比为6ec8aac122bd4f6e,电解质所有可能为             

 

(9分)按要求对下图中两极进行必要的联接并填空:

6ec8aac122bd4f6e

(1)在A图中,使铜片上冒H2气泡。请加以必要联接,则联接后的装置叫                        。电极反应式:

锌板:                         ;铜板:                      

(2)在B图中,a和 b都是石墨电极,使a极析出铜,则b析出:     。加以必要的联接后,电极反应式,a极                                          b极:                                       。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后加入一定量的         ,溶液能恢复至与电解前完全一致。

 

(6分)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6ec8aac122bd4f6eCH3OH(g)+H2O(g),右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2)该图中能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差值代表          

 (3)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_____mol·L-1·min-1

6ec8aac122bd4f6e

 

用惰性电极电解V L MSO4的水溶液,当阴极上有m g金属析出(阴极上无气体产生)时,阳极上产生x L气体(标准状况),同时溶液的pH由原来的6.5变为2.0(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pH=-lg(C(H+)),例如0.1mol·L-1HCl溶液pH=1)。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示式为

A.6ec8aac122bd4f6e                      B.6ec8aac122bd4f6e     C.6ec8aac122bd4f6e                   D.6ec8aac122bd4f6e

 

分析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固态碳和气态氢气燃烧时燃烧热的是

A.C(s)+1/2O2(g)===CO(g)        ΔH =-110.5 kJ/mol

B.C(s)+O2(g)===CO2(g)       ΔH =-393.5 kJ/mol

C.2H2(g)+O2(g)===2H2O(l)         ΔH =-571.6 kJ/mol

D.H2(g)+1/2O2(g)===H2O(g)       ΔH =-241.8 kJ/mol

 

共621088条记录 当前(53947/62109) 首页 上一页 53942 53943 53944 53945 53946 53947 53948 53949 53950 53951 5395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