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酸铵钙晶体[5Ca(NO3)2•NH4NO3•10H2O]极易溶于水,是一种绿色的复合肥料。 (1)硝酸铵钙晶体的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已知磷酸钙是一种难溶物,常温下,其Ksp=2.0×10-33,
①在粗硝酸钙浊液中,c(Ca2+)≈0.1 mol/L,则其中c(PO43-)约为____________ ②加入适量的碳酸钙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硝酸铵是一种易分解的物质,保存和利用时,需控制在较低温度.230~400℃时,它会分解成空气中含量最大的两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硝酸铵钙工厂的废水中常含有硝酸铵,净化方法有反硝化净化法和电解法。 ①NO3-在酸性条件下可转化为N2,该反硝化方法可用半反应(同电极反应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②目前常用电解法净化,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Ⅰ.阳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Ⅰ室可回收的产品为___________(填名称). Ⅱ.Ⅲ室可回收到氨气,请结合方程式和文字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
|
|
下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用甲醇燃料电池给充电宝充电,并电解某盐溶液,其中充电宝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xLi+Li1-xMn2O4
(1)甲池是_____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写出通入氧气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 (2)下列关于乙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Mn2O4﹣xe-═Li1-xMn2O4+xLi+ b.B极发生还原反应 c.乙池中Li+向A极移动 d.A极是阳极 (3)理论上,当甲池中消耗标准状况下336 mL O2 时,丙池中________(C或D)电极上增重__________。
|
|
|
软质隐形眼镜材料W、树脂X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甲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9,能发生银镜反应,甲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2)A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3)C→W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物质C 的说法正确是___________ a.能发生加成、加聚、取代和消去反应 b.存在顺反异构体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不存在羧酸类同分异构体 (5)B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属于酯且含有碳碳双键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顺反异构,下同),写出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含有甲基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6)为确定某芳香族化合物F的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经质谱仪测定,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 ②准确称取该有机物样品5.50g,充分燃烧后,生成标准状况下6.72LCO2和2.70gH2O ③氢核磁共振谱图显示,F有2个吸收峰,强度为2:1,则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7)G 含三个甲基,氢核磁共振谱图上有4 个吸收峰.写出生成E+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
|
|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 并发生反应:2X(g)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T2下,在0~t1时间内,v(Y)= C.M点的平衡常数小于W点的平衡常数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
|
|
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滴加0.1mol•L﹣1 的NaOH 溶液,整个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a点所示溶液中通入SO2,溶液的酸性和漂白性均增强 B.b点所示的溶液中:c(H+)>c(Cl-)>c(ClO-)>c(HClO) C.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溶液中 D.c点所示溶液中:c(Na+)=2c(ClO﹣)+c(HClO)
|
|
|
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该装置能将 H2O 和 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H+从a 极区向b 极区迁移 C.每有44 g CO2被还原,则生成标准状况下 33.6 L O2 D.a电极的反应为:3CO2+ 16H+-18e-=C3H8O+4H2O
|
|
|
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
X、Y、Z 均为短周期元素,X、Y 处于同一周期,X、Z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Z B.原子半径:Y> X>Z C.离子半径:X2->Y+>Z- 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Z>X> Y
|
|
|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
2015 年10 月,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见右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的分子式是C15H24O5 B.青蒿素易溶于水 C.青蒿素能与NaOH 反应 D.青蒿素容易与H2发生加成反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