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题

常温下,浓度均为0.10 mol/L、体积均为V0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满分5 manfen5.com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该温度下HB的电离平衡常数a < b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

C.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的pH

D.当满分5 manfen5.com时,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不考虑HA、HB和H2O的挥发),则满分5 manfen5.com减小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原子序数是W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2︰7;W和Z形成的可溶性化合物WZ溶于水不能促进水的电离;W、X、Z三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能消毒杀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的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Z

B.X、Y形成的化合物能溶于盐酸

C.1 mol W单质与足量X单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瑞典ASES公司设计的曾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电池工作时,Na向电极1移动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溶液pH值不变

C.电极1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H36OH6e===N2↑+6H2O

D.用该电池做电源电解精炼铜,理论上每消耗0.2 mol NH3 的同时阳极会得到19.2g纯铜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用酒精灯加热摩尔盐(NH4)2Fe(SO4)2•6H2O,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

干燥管中的白色粉末先变成天蓝色,后又变成深蓝色

加热温度较低时摩尔盐分解产生水蒸气,温度稍高时分解产物中有氨气

B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随后加稀硝酸酸化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不溶解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气体

溶液的蓝色褪去,生成黑色沉淀

氢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强

D

向2ml0.1mol/LAgNO3溶液中先滴几滴0.1mol/L的NaCl溶液,再滴入几滴0.1mol/L的NaI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黄色沉淀

溶度积KSp(AgCl)

>KSp(AgI)

 

 

85岁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由青蒿素制备双氢青蒿素的反应属还原反应

C.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D.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键和酯基、醚键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O2和CO2所含氧原子数均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一氯甲烷中含有氢原子数目为0.3NA

C.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6.8 g熔融的KHSO4中含有0.1 NA个阳离子

 

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           B.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

C.冶炼Zn的过程中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D.该冶炼锌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

 

把3molA和2.5molB混合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满分5 manfen5.comxC(g)+2D(g),5min后达平衡,容器内压强变小,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求

(1)x=      

(2)平衡时C的浓度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为了研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反应中生成的CO2气体体积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绘制曲线.请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在0~t1、t1~t2、t2~t3、t3~t4各相同的时间段里,收集到气体最多的是       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小的是       时间段

(3)t1~t2时间段里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       t2~t3时间段里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填“温度”或“浓度”或“压强”或“催化剂”)(提醒:多填不得分)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比Y小,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X、Y、Z、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问:

(1)X是      Y是      Z是      W是      (填元素符号)

(2)写出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电子式      ,写出Y的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     

(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久置后呈现黄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室制取Y的氢化物的方程式      ,该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共621088条记录 当前(33245/62109) 首页 上一页 33240 33241 33242 33243 33244 33245 33246 33247 33248 33249 3325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