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题

已知反应:101kPa时,2C(石墨)+ O2(g)= 2CO(g) ΔH= -221 kJ/mol

稀溶液中,H +(aq)+ OH(aq)= H2O(1) ΔH= -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C(石墨)的燃烧热大于 110.5 kJ/mol

B.稀硫酸与稀 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为-57.3 kJ/mol

C.若已知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则C(金刚石)的燃烧热为393.5 kJ/mol

D.稀醋酸与稀 NaOH溶液反应,每生成 1mol液态水就会放出 57.3 kJ热量

 

已知723K时,2SO2(g)+O2(g)2SO3(g)  ΔH=-393.2 kJ/mol。维持723K,向一恒容的密闭容器A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维持723K,向另一个容积与A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B中通入1 mol SO2和0.5 mol O2,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时,以SO2表示的正反应速率A中比B中大

B. 达到平衡时,O2的转化率A中比B中大

C. 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A中比B中小

D. 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2< 1/2Q1 < 196.6 kJ

 

可逆反应A(aq)+B(aq)C(l)+D(aq)  ΔH=-50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50 kJ·mol-1

B.逆反应活化能不小于50 kJ·mol-1

C.正反应活化能大于50 kJ·mol-1

D.逆反应活化能比正反应活化能小50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 = Mg(l)+ Cl2(g)的ΔH<0,ΔS<0

B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C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

D.向0.01 mol/L KMnO4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草酸溶液,溶液立即褪色

 

A、B、C、D四种物质皆易溶于水,且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化学平衡,加入水稀释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A+BC+D                  B.AC+D

C.A+BC+H2O                D.A+2B+H2OC

 

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最初均来源于太阳能

C.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1)反应mA+nBp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             

若C为气体,且m+n=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             方向移动。

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        态。

(2)乙二酸俗名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法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值。

主要步骤如下:

A.称取1.260g纯草酸晶体,将其制成100.00mL水溶液为待测液。

B.取25.00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C.用浓度为0.1000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mL。

滴定时,KMnO4标准溶液应装在          式滴定管中。

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通过上述数据,求得x=          。讨论: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

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常温下,将0.01molNH4Cl和0.005molNaOH溶于水配成1L溶液(pH>7).

(1)该溶液中存在的三个平衡体系是                         

(2)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3)这些粒子中浓度为0.01mol/L的是 ,浓度为0.005mol/L的是           

(4)物质的量之和为0.0lmol的二种粒子是           

(5)NH4+和H+两种粒子物质的量之和比OH-        mol。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 +H2(g)CO (g) +H2O (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3)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v(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3c(CO2)·c(H2)=5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5) 830时,在1L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lmolH2和lmolCO2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保持温度不变,在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molH2和lmolCO2重新达到化学平衡时,CO2的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利用化学反应可实现多种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已知反应:

N2(g)+3H2(g)2NH3(g)  H=-93 kJ/mol。

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a 的数值为_______kJ/mol。

化学键

H-H

N-H

N≡N

键kJ/mol

436

a

945

(2)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已知在常压下有如下变化:

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 =a kJ/mol

H2O(g)=H2O(l)  ΔH =b kJ/mol

写出液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3)己知:HCN(aq)NaOH(aq)反应的焓变 H=-12.1 kJ·mol-1;HCl(aq) NaOH(aq)反应的焓变H=-55.6 kJ·mol-1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焓变H等于       

(4) 己知:H2(g)+1/2O2(g)=H2O(I)    H =-285.83 kJ/mol

CO(g)+1/2O2(g)=CO2(g)    H =-282.9 kJ/mol

若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可生成5.4gH2O(I),并放出114.3kJ热量,则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共621088条记录 当前(29206/62109) 首页 上一页 29201 29202 29203 29204 29205 29206 29207 29208 29209 29210 2921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