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O2的甲烷化可以实现其循环利用。 甲烷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I. CO2 (g)+4H2(g) II. CO2 (g)+4H2(g) 已知反应II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2=_________________。 (2)在常压、催化剂条件下,将CO2 和H2 (体积比为1:4,总物质的量为m mol)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和II。测得CO2转化率、CH4和CO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CH4或CO的百分比)
①由图1和图2可知,△H1___0(填“>”或“<”),____________可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 ②由图1可知CO2的转化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措施能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提高原料气中H2所占比例 B.适当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E.前段加热,后段冷却 ④350℃时,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L,该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为_____(用m、V表示)。 ⑤550℃时,反应在t2时刻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H2O(g)的物质的量为__mol(用m表示) (3)CO2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Na2CO3溶液。电解Na2CO3溶液的原理如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用途,氯化铜、氯化业铜经常用作催化剂。其中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 【查阅资料】(i)氯化铜:从水溶液中结晶时,在15℃以下得到四水物,在15 -25.7℃得到三水物,在26~42℃得到二水物,在42℃以上得到一水物,在100得到无水物。 (ii) (1)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及药品制备纯净、干燥的氧气并与铜反应(铁架台,铁夹略) 制备氯化铜。
①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套装置有两个仪器需要加热,加热的顺序为先_____后_______ (2)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欲从(2)所得溶液获得纯净的CuCl2•2H2O,进行如下操作: ①首先向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然后再加试剂X 用于调节pH,过滤,除去杂质,X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 a.NaOH b.NH3•H2O C.CuO d.CuSO4 ②要获得纯净CuCl2•2H2O晶体的系列操作步骤为:向①所得滤液中加少量盐酸,蒸发浓缩、_____、_____、洗涤、干燥。 (4)用CuCl2•2H2O为原料制备CuCl 时,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 2或CuO杂质,若杂质是CuCl2,则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0.1mol/L 的CuCl2溶液中的Cu2+ 对H2O2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_____。
|
|
|
钒是一种熔点高、硬度大、无磁性的金属,广泛应用于钢铁、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等领域。目前工业上使用一种新工艺,以便从冶炼铝的固体废料一赤泥中提取金属钒,赤泥主要含有Fe2O3、Al2O3、V2O5和CuO,具体工艺流程图如下:
已知:钒有多种价态,其中+5 价最稳定。钒在溶液中主要以VO2+和VO3-的形式存在,且存在平衡VO2++H2O (1)磁性产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泥加入NaOH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能否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1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至pH=8的目的有两个,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使VO2+转化为VO3-,此时溶液中VO2+和V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VO2++H2O (5)滤液2加氯化铵生成NH4V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能发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如图所示,左室容积为右室的两倍,温度相同,现分别按照如图所示的量充入气体,同时加入少量固体催化剂使两室内气体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打开活塞,继续反应再次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平衡时,SO2的物质的量左室更多 B. 入气体未反应前,左室压强和右室样大 C. 第一次平衡时,左室内压强一定小于右室 D. 第二次平衡时,SO2的总物质的量比第一次平衡时左室SO2的物质的量的2倍还要多
|
|
|
某温度时,向10mL.0.1mol/LCa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CO3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1gc(Ca2+)与Na2CO3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1g5=0.7)
A. x、y两点c(Ca2+)之比为2000:3 B. Ksp(CaCO3)=5×10-9 C. w点对应的分散系很稳定 D. x、y、z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x点
|
|
|
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W、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某种简单离子只有质子;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元素Y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其原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里原子半径最大的;Z元素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是最小的;W的单质在M的单质中燃烧伴有苍白色火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半径:M>Y>Z>X>W B. 1molY的单质与足量的X单质完全反成,产物中离子总数定为1.5NA C. Z的单质既能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放出气体,也能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放出气体,且放出的气体体积都为33.6L(标况下) D. W的单质与X、M的单质都能反应,且反应中W的单质都作氧化剂
|
|
|
下表中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
|
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柠檬烯的一氯代物有7种 B. 柠檬烯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C. 柠檬烯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D. 在一定条件下,柠檬烯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
|
|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B. 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C. 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D. 100g 46%的乙醇溶液中,含H- O键的数目为NA
|
|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B. 《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 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C. “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是化 学变化 D. 利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的原因不是浓硫酸跟铝不反应,而是发生钝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