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难堪(kān) 收敛(liǎn) 绽开(dìng) 栅栏(zhà) B. 枉然(wáng) 倏忽(shū) 自卑(béi) 争执(zhí) C. 屋檐(yán) 黄晕(yùn) 发髻(jì) 笃志(dǔ) D. 搓捻(niǎn) 澄清(dèng) 感慨(kǎi) 攲斜(jī)
|
|
作文(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我年轻的朋友,谁是你最年轻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却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你和苏轼一样“侣鱼虾而友麋鹿”或许,你沉入音乐海便“沉醉不知归路” 请以“我最好的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请将题目填在下页作文格的第一行,然后写一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以记叙文为主,要有描写,并适当抒情和议论。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
|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百岁杨绛,一直都在读书。读过多少书,她自己也许都无法统计。杨家世代读书,藏书颇丰。作为名门之后,杨绛打一落地便被书香濡染。父亲在《申报》发表的评论一篇接一篇;母亲料理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阅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这样的生活环境,给杨绛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她不仅好读书,还能读好书。她在书山文海里游走,撷取智慧之珠,研磨成粉,敷之饮之,所以,自内而外,都浸淫着浓郁的书卷之气。 杨绛与钱锺书的结合,也是两个大家族藏书智慧的融合。他们的涵养,是中国千年文化累积出的高峰,是中西文化交汇后聚合的海洋。且不说《围城》,就读杨绛的《我们仨》,你也不难品味到一代才女深厚的文化素养。即便是细碎的生活琐事,你也能读出流淌其中的文化气韵。这样的文字,绝不是一个腹中空空的人所能杜撰出来的。随手拈来的经典诗文,嵌入自己的叙述语言中,自然妥帖,丝毫看不到书呆子写作时掉书袋的印痕。 材料二 读经典的书籍,就像接受一次次精神上的洗礼。它们值得一读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真正的好文字如春风拂柳,雨中白莲,雪中红梅,暗香浮动。它们充满诗情画意,明丽纯粹;它们充满叩问深思,发人深省。真正的阅读能洗涤和提升灵魂。好的文字如同一幅水墨丹青,懂得留白之美,留给读者思考、回味的空间。 好书,需要静静品读,慢慢欣赏。网络阅读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就像一个步履匆匆、神色慌张、着急赶路的人。这样走马观花,只会错失沿途的许多美景。“快”字让阅读的美好感觉荡然无存。读得慢一点,等一等灵魂。 材料三 司马光爱读书,总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在他的书房中,除了卧具和图书,还有一个奇特的枕头。这个枕头用圆木做成,是司马光为了约束自己不至于睡得太久而做的。当他睡得太熟或太久时,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动,这样他就会被惊醒,赶紧又起来继续看书。为此他还给这个枕头起名叫“警枕”,以警醒自己节约时间,刻苦学习。 1.阅读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不同的人对读书有不同的理解。上面三则材料对读书有怎样的看法? 2.相信你对读书也一定有自己的体会,请说一说你的看法。要求:中心明确。不少于100字。
|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这样的“苗圃” 材料一 “北京中学是教育改革的一个‘苗圃’。”学校成立于2013年9月,是经北京市政府批准、由朝阳区政府创办的一所公办完全中学。 “英语学习是我们的挚爱!”八年级(4)班的黄为如数家珍:“我们办过跳蚤市场、时装秀、戏剧表演、角色扮演……这都是全英文的哦!听不懂没关系,老师的肢体语言相当丰富;说不出口更不怕,哈哈,从现在起,第一个回答问题的永远是你!”不拘泥于课本,重视在真实场景中的运用,精心的课程设计收到了良好效果。 材料二 “在北京中学,信任文化是第一位的。”夏青峰介绍,“孩子们的成长并不是按照大人的设计在进行,他们有着自己的内在成长规律。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信任孩子,并为这种内在的生长力量提供些帮助与保护。” 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在北京中学,有一个“学生委员会”,不仅搜集学生建议,还可以经过班级竞选、学校答辩,自主确定班级的活动方案。学生的“权力”在这里很大,就连学校鎏(liú)金的校名,都是由一名学生题写的。 不仅如此,学校将“信任、发现、支持、引导”作为教风,探索个性化学习,建立了自修、研修、导修的走班学习机制;探索联系性学习,进行主题式的跨学科学习;探索体验性学习,开展了基于设计、项目、产品、研究和游历的学习;微课堂、微视频、“翻转课堂”遍地开花,学生运用移动媒体学习渐成常态…… 材料三 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每一个孩子打造个性化学习空间,给每一个孩子出新出彩的舞台,是学校秉承的理念。 张朔就是一个被学校发现光华所在的孩子,他有着观鸟的爱好。在学校“和而不同、乐在其中”的校风影响下,张朔成立了观鸟小组,一有空闲就与同学们走进自然中去观鸟,并写研究报告,不仅得了奖,还得到在哈佛大学实验室免费体验一周的机会。 材料四 1.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孩子喜欢怎样的学校生活。(80字左右) 2.你喜欢这样的教育“苗圃”吗?说说你的理由。(不少于100字)
|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荀子》)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③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即于信。(《韩非子》) ④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材料二:“信用中国”网站是政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窗口。该网站于2015年6月上线运行,2017年10月改版升级。新版分区设置更合理,更加突出权威性、及时性、互动性和可读性。2018年4月,该网站开通了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功能。“信用中国”网站自运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该网站日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网民浏览、查询已累计突破9亿次。 材料三:漫画(见下图) (1)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0字左右。) (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70字左右。)
|
|
你喜欢雪吗?你尝过雪吗?请欣赏下面这幅图,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内容。 写作提示:①抓住画面特点;②语言生动形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80字。
|
|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节选自苏轼《晁错论》 1.解释下列加点词。 决大河而放之海 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 2.找出本选段的观点。
|
|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思家忧国的深挚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时刻关心,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象。 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表现了愚公移山的行为仅仅得到了寡妇和小孩的支持。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一个“闲”字包含了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
|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译: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吴均) 译: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C.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 译: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D.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译: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
|
|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甚,很。(《三峡》郦道元) B.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驻军。(《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但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交映:互相掩映。(《与朱元思书》吴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