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 惩:苦于 B.虽我之死 虽:虽然 C.寒暑易节 易:更替 D.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君之力/以塞忠谏之路也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苟全性命于乱世 C.年且九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杂然而前陈者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用智叟来突出愚公的形象。 B.愚公妻子对移山存有疑虑,一是担心愚公的力量,二是担心无处放置土石。 C.本文第三段河曲智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而嘲笑愚公自不量力,太不聪明了。 D.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幻想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曹操中了周瑜之计,误斩了水师都督蔡瑁和张允。 B.《简·爱》中圣·约翰请求简·爱嫁给他,理由是简·爱适合做一位传教士的妻子。 C.《草房子》中,因遭水灾,养母病故,细马毅然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养父的责任。 D.《老人与海》中狮子是力量的象征,多次给老人以鼓励和勇气,成为老人汲取力量的源泉。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B.本期“南山大讲堂”的听众,除一中教师外,还有西营、柳埠等地教师也参与其中。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南山”。 D.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看日出,徒步登山队队员早早爬上泰山山顶。他们登峰造极的精神真让人钦佩。 B.在治安不好的年代,火车站人流量大,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C.针对学生作业中使用网络流行语言的现象,老师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乐此不疲。 D.有的人经常说一套,做一套,言行相顾,久而久之,大家不再相信他了。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游戈 纪传体 富丽堂皇 殚精竭虑 B.婆娑 煞风景 娇揉造作 纷至沓来 C.编纂 流水帐 毛骨悚然 震耳欲聋 D.驰骋 辩证法 惟妙惟肖 破釜沉舟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鞭挞(tà) 规矩(jǔ) 鸟瞰(kàn) 一蹴而就(cù) B.镌刻(jūn) 恣睢(suī) 讪笑(shàn) 九曲连环(qǔ) C.参差(cēn) 荫蔽(yìn) 黄晕(yùn) 既往不咎(jiù) D.蝉蜕(tuì) 龟裂(jūn) 强迫(qiáng) 玲珑剔透(tī)
|
|
根据要求作文。 你有自己的偶像吗?是曹操、关羽、李白那样的古代人物,还是毛泽东、鲁迅、钱学森这样的现代名人?是现实生活中的歌星、影星、球星,还是文学影视形象孙悟空、哈利波特、蜘蛛侠? 试围绕“我的偶像”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自身体验,力求真情实感。 ②不低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等信息。
|
|
生活常常会出人意料,或喜或悲,或酸或甜,但也许这就是生活吧。请你以“那一次,我真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补全题目再作文。 要求:①结合自身体验,力求真情实感。 ②不低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等信息。
|
|
龟虽寿①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①此诗是《步出夏门行》中的最后一章。公元208年初,曹操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准备南下征讨荆、吴之时,不由得回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作下此诗。 1.诗中的“烈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作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螣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B.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 “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的,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D.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
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④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雍也》) ⑤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1.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小句画一处,共两处) 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________ (2) 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3)传不习乎? 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