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小虎同学善于总结思考,学习完七年级下册第1—11课后,他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归纳,从以下历史笔记中可以看出他的很多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创新制度篇)

(1)科举制度确立于隋朝谁在位时,完善于唐朝哪三位皇帝在位时,宋代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

(和谐盛世篇)

(2)元朝的行省制度规定:在中央设        ,在地方设       

(民族关系篇)

(3)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因此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什么?

(少数民族帝王篇)

(4)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填写完整。

 

 

民族

人物

功绩

契丹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党项

        

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

女真

       

起兵抗辽,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1)材料一中南北方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

(2)材料二中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何处?表明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3)图1中的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图2表明手工业部门已经初步具备了什么意识?图3表明了南宋时期哪一经济领域的兴盛?

(4)如果你选用以上材料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源%库

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材料三: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人教版七下教材

(3)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被称为什么?

(4)哪一本书记载了玄奘游历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论从史出: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发明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下图中属于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是我国古代的

A.

B.

C.

D.

 

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表现在

①设宣政院,首次直接管辖西藏

②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③结束分裂,首次实现大一统

④疆域辽阔,国家统一,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③④

 

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元朝广大疆域内出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建立元朝的民族和形成的新民族分别是(    )

A. 蒙古族 回族 B. 朝鲜族 回族 C. 土家族 藏族 D. 蒙古族 满族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

B. 中书省

C. 行省制

D. 尚书省

 

“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这是马克思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  )

A. 耶律阿保机    B. 阿骨打    C. 成吉思汗    D. 忽必烈

 

某同学选用如下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A. 宋代商业繁荣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元朝国家统一 D. 大都闻名世界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0399/46130) 首页 上一页 10394 10395 10396 10397 10398 10399 10400 10401 10402 10403 1040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