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拟写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流”的历史小论文。下列事例不应入选的是( ) A. 文成公主入藏 B. 玄奘西行 C. 遣唐使到来 D. 鉴真东渡
|
|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所说的中国人具体是指( ) A. 唐朝人 B. 汉朝人 C. 秦朝人 D. 隋朝人
|
|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有 ①社会比较安定 ②民族关系融洽 ③经济得到发展 ④科举制度完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
如果你去广州、泉州、徐州等地旅游,会发现这些城市都有“状元街”。下列制度与“状元”有关的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
|
|
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该工程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②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
|
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 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 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 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 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
|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独立的核心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道路创新是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保障。在土地革命时期,党在井冈山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的开创与世界现代史上哪一革命的爆发有关?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什么建设目标? (2)体制创新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1992年为改变计划经济体制长期束缚社会经济发展这一问题,党又提出哪一目标? (3)理论创新是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在中共十九大上,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哪一思想?这一思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有什么历史地位?
|
|
反对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反对战争真爱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奋起抵抗。义和团本为民间秘密组织,但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义和团奋起抵抗,沉重的打击了列强的势力。义和团运动具有哪一性质?这一运动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2)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是捍卫和平的正义之举。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入朝作战,其目的是什么?这次入朝作战涌现出哪些宝贵的精神? (3)反对侵略,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发展,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信念。面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在重庆成立了哪一组织?该组织的成立为争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哪些贡献?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意识到,势必在战后提出山东问题,遂抓紧进行秘密外交,寻求霸占山东的法理依据。英法希望日本向地中海派遣舰队护航,日本趁机要求英法保证,在将来的媾和会议上,支持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占领南洋德属诸岛;英国提出,日本应以同样的精神支持英国对赤道以南德国各岛屿的领土要求,两国一拍即合,达成密约。随后,日本以类似手段,与法、俄、意签订了有关山东问题的密约。 ——摘自唐启华《巴黎和约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打破了近代以来欧洲列强主宰全球的国际旧秩序。战后,美苏两国从战时的合作走向对峙,形成两极格局。随着中国的复兴和发展,西欧的联合、日本的经济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世界出现了多元化的新结构,冲击了国际强权政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摘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邓小平从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梯度推进战略,即根据各区域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不同程度的开放政策和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多层次的梯度推进,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摘编《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在巴黎和会前,日本为获得山东利益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的召开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