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

B. 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

C. 汽车在刹车时才有惯性

D. 物体在完全失重状态也具有惯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研究自行车后轮的转动情况时可以将自行车后轮看作质点

B. 电台报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的时间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C. 质量和速度都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D.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若加速度减小速度也减小

 

嫦娥三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若嫦娥三号在离月球表面为h的圆形轨道绕月球飞行,周期为T1,已知地球中心到月球中心距离为地球半径Rn倍,月球半径r,月球公转周期T2,引力常量G。求:

(1)月球的质量;

(2)地球受月球的吸引力。

 

“黑洞”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它的密度极大,对周围的物质(包括光子)有极强的吸引力.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光子是有质量的,光子到达黑洞表面时也将被吸入,最多恰能绕黑洞表面做圆周运动.根据天文观测,银河系中心可能有一个黑洞,距该可能黑洞6.0×1012m远的星体正以2.0×106m/s的速度绕它旋转,据此估算该可能黑洞的最大半径R是多少(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行星上,宇宙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仪器:

A.弹簧测力计一个
B.精确秒表一只

C.天平一台(附砝码一套)
D.物体一个

为测定该行星的质量M和半径R,宇航员在绕行及着陆后各进行一次测量,依据测量数据可以求出M和R(已知引力常量为G).
(1)绕行时测量所用的仪器为________(用仪器的字母序号表示),所测物理量为________
(2)着陆后测量所用的仪器为________,所测物理量为________.用测量数据求该星球半径R=________.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则由此可得地球质量表达式为________;若地球半径为R,则其密度表达式为________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CNSS),建成后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5颗同步卫星和30颗一般轨道卫星.关于这些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5颗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都相同

B. 5颗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必定在同一平面内

C. 导航系统所有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 导航系统所有卫星中,运行轨道半径越大的,周期越小

 

直径约45米、质量约13万吨的小行星“2012DA14”,以大约每小时2.8万千米的速度由印度洋苏门答腊岛上空掠过,与地球表面最近距离约为2.7万千米,这一距离已经低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但它对地球没有造成影响,对地球的同步卫星也几乎没有影响。这颗小行星围绕太阳飞行,其运行轨道与地球非常相似,根据天文学家的估算,它下一次接近地球大约是在2046年。假设图中的PQ是地球与小行星最近时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行星对地球的轨道没有造成影响,地球对小行星的轨道也不会造成影响

B. 只考虑太阳的引力,地球在P点的加速度大于小行星在Q点的加速度

C. 只考虑地球的引力,小行星在Q点的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在轨道上的加速度

D. 小行星在Q点没有被地球俘获变成地球的卫星,是因为它在Q点的速率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如图所示是牛顿研究抛体运动时绘制的一幅草图,以不同速度抛出的物体分别沿abcd轨迹运动,其中a是一段曲线,b是贴近地球表面的圆,c是椭圆,d是双曲线的一部分。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沿a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一定小于

B. 沿b运动的物体速度等于

C. 沿c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一定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D. 沿d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一定大于第三宇宙速度

 

关于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 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 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 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据报道,美国航天局已计划建造一座通向太空的升降机,传说中的通天塔即将成为现实.据航天局专家称:这座升降机的主体是一根长长的管道,一端系在位于太空的一个巨大的人造卫星上,另一端一直垂到地面并固定在地面上.已知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由此可以估算,该管道的长度至少为(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 )

A. 360km    B. 3600km    C. 36000km    D. 360000km

 

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为避免同步通信卫星在轨道上相撞,应使它们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

B. 同步通信卫星定点在地球上空某处,各个同步通信卫星的角速度相同,但线速度可以不同

C. 不同国家发射同步通信卫星的地点不同,这些卫星轨道不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D. 同步通信卫星只能运行在赤道上空某一恒定高度上

 

如图为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的模拟图,卫星从控制点开始沿撞月轨道在撞击点成功撞月。假设卫星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求出(  )

 

A. 月球的质量

B. 地球的质量

C. 嫦娥一号卫星的质量

D. 月球对嫦娥一号卫星的引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牛顿运动定律就是经典力学

B. 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

C. 牛顿运动定律可以解决自然界中的所有问题

D. 经典力学可以解决自然界中的所有问题

 

某校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游戏装置,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在 A 点用一弹射装置可 将静止的小滑块以 v0水平速度弹射出去,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到 B 点后,进入半径 R=0.3m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运行一周后自 B 点向 C 点运动,C 点右侧有一陷阱,CD 两点的竖 直高度差 h=0.2m,水平距离 s=0.6m,水平轨道 AB 长为 L1=1m,BC 长为 L2 =2.6m,小滑块与 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重力加速度 g=10m/s2.

(1)若小滑块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求小滑块在 A 点弹射出的速度大小;

(2)若游戏规则为小滑块沿着圆形轨道运行一周离开圆形轨道后只要不掉进陷阱即为胜出,求小滑块在 A 点弹射出的速度大小的范围。

 

如图,半径 R=0.8m 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 D与长为L的水平面相切于D点,质量M=1.0kg的小滑块A从圆弧顶点C由静止释放,到达最低点D点后,与Dm=0.5kg的静止小物块 B相碰,碰后A的速度变为vA=2.0m/s,仍向右运动.已知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µ=0.1,AB 均可视为质点,BE处的竖直挡板相碰时没有机械能损失,取g=10m/s2.求:

(1)滑块A刚到达圆弧的最低点D时对圆弧的压力;

(2)滑块 B 被碰后瞬间的速度;

(3)要使两滑块能发生第二次碰撞,DE的长度 L 应满足的条件.

 

某同学设计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 A 的前端粘有橡皮泥, 推动小车 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 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并测得各相邻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_段来计算 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段来计算 A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 “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 A 的质量 m1=0.4kg,小车 B的质量m20.2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______ kg·m/s;碰后总动量=______ 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MN 是一条通过透明球体球心 O 的直线,在真空中波长为 λ0=564nm 的单色 细光束 AB 平行于 MN 射向球体,B 为入射点,若出射光线 CDMN 的交点 P 到球心 O 的距离是球半径的倍,且与 MN 所成的夹角 α=30°.求:

①透明球体的折射率n

②此单色光在透明球体中的波长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B. 人耳能听见的声波比超声波更易发生衍射

C.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一定变大

D. 光导纤维传播光信号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E.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如图,容积为V1的容器内充有压缩空气.容器与水银压强计相连,压强计左右两管下部由软胶管相连.气阀关闭时,两管中水银面等高,左管中水银面上方到气阀之间空气的体积为V2.打开气阀,左管中水银下降;缓慢地向上提右管,使左管中水银面回到原来 高度,此时右管与左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已知水银的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不变.求气阀打开前容器中压缩空气的压强p1

 

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B. 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

C. 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

D. 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DS 是我国继美国 GPS 和俄罗斯 GLONASS 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由地球同步卫星与低轨道卫星两种卫星组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步卫星必定在赤道正上空

B. 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比低轨道卫星的要大

C. 同步卫星的高度可任意调整

D. 同步卫星运行周期比低轨道卫星的要小

 

质量为 m 的带电小球在 a 点水平射入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正确的说法是

A. 小球带正电

B. 小球在 b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a点的加速度

C. 小球的电势能减小

D. 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重力做的功相等

 

如图,理想变压器副线圈通过输电线接两个相同的灯泡L1L2,原线圈输入电压不变,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开始时,电键 S 断开,当 S 闭合时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副线圈两端的输出电压减小

B. 灯泡 L1 更亮

C. 线圈中的电流增大

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B.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做假设法

 

我国是一个消耗能源的大国,节约能源刻不容缓,设有一架直升飞机以加速度 a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起飞,已知飞机在上升过程中每秒钟的耗油量V= pa qpq均为常数),若直升飞机欲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处,且耗油量最小,则其加速度大小应为(        )

A.     B.     C.     D.

 

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

C.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如图所示,挡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斜面上,一滑块m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 端最薄,一球M搁在挡板与弧形滑块上,一切摩擦均不计,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住弧形滑块,使球与滑块均静止。现将滑块平行于斜面向上缓慢拉过一较小的距离,球仍搁在挡板与滑块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与原来相比(     )

A. 挡板对球的弹力增大

B. 滑块对球的弹力一定增大

C. 斜面对滑块的弹力不变

D. 拉力 F 减小

 

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足球比赛中,经常使用边路突破,下底传中的战术,即攻方队员带球沿边线前进,到底线附近进行传中.某足球场长90 m、宽60 m.攻方前锋在中线处将足球沿边线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在地面上做初速度为12 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试求:

(1)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为多大?

(2)足球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同时,该前锋队员沿边线向前追赶足球.他的启动过程可以视为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他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8 m/s.该前锋队员至少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