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气球吊着AB两个物体以速度v匀速上升,A物体与气球的总质量为m1,物体B的质量为m2m1m2.某时刻AB间细线断裂,求当气球的速度为2v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并判断方向.(空气阻力不计)

 

一质量为M=2kg的铁锤从距地面h=3.2m处自由下落,恰好落在地面上的一个质量为m=6kg的木桩上,随即与木桩一起向下运动,经时间t=0.1s停止运动.求木桩向下运动时受到地面的平均阻力大小.

(铁锤的横截面小于木桩的横截面,木桩露出地面部分的长度忽略不计).

 

一水平传送带以2.0m/s的速度顺时针传动,水平部分长为2.0m.,其右端与一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斜面长为0.4m,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最左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2,试问:

(1)物块到达传送带右端的速度.

(2)物块能否到达斜面顶端?若能则说明理由,若不能则求出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sin37°=0.6,gl0m/s2

 

10分)电池的内阻很小,不便于直接测量.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将一只2.5Ω的保护电阻R0与电池串联后再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按电路原理图把实物电路补画完整;

实验中测定出了下列数据:

I/A
 

0.10
 

0.15
 

0.17
 

0.23
 

0.25
 

0.30
 

U/V
 

1.20
 

1.10
 

1.00
 

0.80
 

1.00
 

0.60
 

 

请根据数据在图2中坐标图上画出I-U图象.连线时,有一组数据是弃之不用的,原因是         

I-U图象得出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

 

某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提出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乙方案为用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进行实验.

1小组内同学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大家认为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案,你认为该小组选择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甲、乙即可)

2)若该小组采用图甲的装置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请根据纸带

计算出B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小组内同学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v2﹣h图线如图丁所示,请根据图线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我国于201312月发射了嫦娥三号卫星,该卫星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T;卫星还在月球上软着陆。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

A.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B. “嫦娥三号绕月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

C. 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D. 由于月球表面是真空,嫦娥三号降落月球时,无法使用降落伞减速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形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A点,轨道2、3相切于B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在轨道1上的运行速率大于轨道3上的速率

B. 卫星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

C. 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于7.9km/s

D. 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

 

有关滑动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压力一定有滑动摩擦力    B. 有滑动摩擦力一定有压力

C. 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压力垂直    D. 只有运动物体才受滑动摩擦力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MON,杆的水平部分粗糙,动摩擦因数μ=0.2,杆的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套有质量均为1kg的小球AB,AB球间用细绳相连.初始A、B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OA=3m,OB=4m,若A球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向右缓慢地移动1m(取g=10m/s2),那么该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     )

A. 14 J    B. 10 J    C. 16 J    D. 12 J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输入端接在电动势随时间变化、内阻为r的交流电源上,输出端接理想电流表及阻值为R的负载,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的比值为.如果要求负载消耗达到最大功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交流电源的效率为50%

B. 电流表的读数为

C. 负载上消耗的热功率为

D. 该交流电源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Emsin100π

 

如图所示,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沿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一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这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在物块向上运动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B. 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减小

C. 物块的机械能可能不变    D. 物块的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AB相对于斜面C静止,当斜面C受到水平力F向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     )

A. 物体A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

B. 物体B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

C. 物体C对物体B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D. 物体C和物体B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如图,平行金属导轨宽度为d,一部分轨道水平,左端接电阻R,倾斜部分与水平面成角,且置于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现将一质量为m长度也为d的导体棒从导轨顶端由静止释放,直至滑到水平部分(导体棒下滑到水平部分之前已经匀速,滑动过程中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力,导体棒接入回路电阻为r,则整个下滑过程中( )

A. 导体棒匀速运动时速度大小为

B. 匀速运动时导体棒两端电压为

C. 导体棒下滑距离为s时,通过R的总电荷量为

D. 重力和安培力对导体棒所做的功大于导体棒获得的动能

 

如图所示:一根轻绳跨过定滑轮,两端分别系着质量为m1m2的小物块,m1放在地面上,m2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当m2的质量发生变化时,m1上升的加速度a的大小也将随之变化.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图中能正确反映am2关系的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000匝,副线圈匝数n2=200匝,原线圈所接交流电源的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e=311sin100πtV,副线圈所接电阻R=88Ω,电流表、电压表对电路影响可忽略不计。则

A. A1的示数约为0.10A    B. V1的示数约为311 V

C. V2的示数约为62.2V    D. A2的示数约为0.75A

 

如图所示,水平平台ab长为20m,平台b端与长度未知的特殊材料制成的斜面bc连接,斜面倾角为30°.在平台b端放上质量为5kg的物块,并给物块施加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50N推力后,物块由静止开始运动.己知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求:(第(2)、(3)两问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物块由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

2)若物块从a端运动到P点时撤掉推力,则物块刚好能从斜面b端开始下滑,则间aP的距离为多少?(物块在b端无能量损失)

3)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bc=0.277+0.03Lb,式中Lb为物块在斜面上所处的位置离b端的距离,在(2)中的情况下,物块沿斜面滑到什么位置时速度最大?

 

12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个轻弹簧沿斜面悬挂着,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重物,最下端挂一质量为m2的重物,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缓慢推动m2,当两弹簧的总长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时,试求:

1m1m2各上移的距离.(2)推力F的大小.

 

某公共汽车的运行非常规则,先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当速度达到v110 m/s时再做匀速运动,进站前开始匀减速制动,在到达车站时刚好停住.公共汽车在每个车站停车时间均为Δt25 s,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运行至下一站.已知公共汽车在加速启动和减速制动时加速度大小都为a1 m/s2,而所有相邻车站间的行程都为s600 m,有一次当公共汽车刚刚抵达某一个车站时,一辆速度大小恒定为v26 m/s的电动车已经过该车站向前运动了t060 s,已知该电动车行进路线、方向与公共汽车完全相同,不考虑其他交通状况的影响,试求:

(1)公共汽车从车站出发至到达下一站所需的时间t是多少?

(2)若从下一站开始计数,公共汽车在刚到达第n站时,电动车也恰好同时到达此车站,n为多少?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1)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是__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磁铁AB分别位于铁质车厢竖直面和水平面上,AB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小车静止时,A恰好不下滑,现使小车加速运动,为保证AB无滑动,则( )

A. 速度可能向左,加速度可小于μg

B. 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1+μg

C. 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μg

D. 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1+μg

 

小车中部的竖直杆顶部有一定滑轮。跨过定滑轮的绳子一端系一重球,另一端系在弹簧秤上,弹簧秤下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向左匀速运动时的情况如图所示。若突然撤去拉力,小车向左做匀减速运动阶段,稳定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弹簧秤读数及小车对地面压力均增大

B. 弹簧秤读数变大,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C. 弹簧秤读数及小车对地面压力均变小

D. 弹簧秤读数不变,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如图所示是滑梯简化图,一小孩从滑梯上A点开始无初速度下滑,在AB段匀加速下滑,在BC段匀减速下滑,滑到C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假设小孩在AB段和BC段滑动时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AB与BC长度相等,则(   )

A. 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

B. 动摩擦因数μ1+μ2=2tanθ

C. 小孩从滑梯上A点滑到C点先超重后失重

D. 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先小于小孩和滑梯的总重力后大于小孩和滑梯的总重力

 

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的木箱,箱顶部和底部用细线分别拴住质量均为m的小球,两球间有一根处于拉伸状态的轻弹簧,使两根细线均处于拉紧状态,如图所示。现在突然剪断下端的细线,则从剪断细线开始到弹簧恢复原长以前,箱对地面的压力变化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刚剪断细线瞬间,压力突然变大,以后箱对地面压力逐渐减小

B. 刚剪断细线瞬间,压力突然变大,以后箱对地面压力逐渐增大

C. 刚剪断细线瞬间,压力突然变小,以后箱对地面压力逐渐减小

D. 刚剪断细线瞬间,压力突然变小,以后箱对地面压力逐渐增大

 

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滑块AB,按如图所示叠放,设AB接触的斜面光滑,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B上作用一水平推力F,恰好使AB一起在桌面上匀速运动,且AB保持相对静止.则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为( )

A. μtanθ    B. μtanθ

C. μ2tanθ    D. μθ无关

 

如图所示,F1、F2为有一定夹角的两个力,L为过O点的一条直线,当L取什么方向时,F1、F2在L上分力之和为最大(    )

A. F1、F2合力的方向

B. F1、F2中较大力的方向

C. F1、F2中较小力的方向

D. F1、F2方向所夹角的角平分线方向

 

在足够高的空中某点竖直上抛一物体,抛出后第5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是4m,设物体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g取10m/s2。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上升时间可能是4.9S

B. 第5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4m/s

C. 4S末的瞬时速度可能是10m/s

D. 10S内位移可能为-100m

 

用细线将篮球拴在升降机光滑的侧壁上,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四位同学对此现象做出了分析与判断,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 升降机的加速度大于g,侧壁对球无挤压

B. 升降机的加速度小于g,侧壁对球有挤压

C. 升降机的加速度等于g,侧壁对球无挤压

D. 升降机的加速度等于g,侧壁对球有挤压

 

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轻质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将物体B缓慢拉动一定的距离(斜面体与物体A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水平力F逐渐变大

B. 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C.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逐渐变大

D.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CD相互平行,固定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一个圆柱形工件P架在两木棍之间,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下,恰好能向右匀速运动。若保持两木棍在同一水平面内,但将它们间的距离稍微增大一些后固定.将该圆柱形工件P架在两木棍之间,用同样的水平推力F向右推该工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工件仍可能向右匀速运动

B. 该工件P可能向右加速运动

C. AB棍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F/2

D. AB棍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F/2

 

在斜面上等高处,静止着两个相同的物块AB,两物块之间连接着一个轻质弹簧,劲度系数为k,斜面的倾角为,两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则弹簧的最大伸长量是

A.

B.

C.

D.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