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为G1的均匀球夹在光滑竖直平面和45°倾角的光滑斜块之间,如图所示,斜块重G2,斜块侧面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m0(m0<1),求:G1的最小值为多大时,才能使斜块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b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 B.b物体沿斜面减速下滑. C.b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D.b物体受到一次冲击后沿斜面减速上滑.
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一个质量为 A.重力势能减少了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机械能增加了
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 星”于2008 年4 月25 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 次变轨控制后,于5 月l 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 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行速度大于7.9Km/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如图所示,质量m的球与弹簧Ⅰ和水平细线Ⅱ相连,Ⅰ、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P、Q。球静止时,Ⅰ中拉力大小T1,Ⅱ中拉力大小T2,当仅剪断Ⅰ、Ⅱ中的一根的瞬间,球的加速a应是
B、若断Ⅱ,则a=g,竖直向上 C、若断Ⅰ,则a= D、若断Ⅱ,则a=
A.木块的机械能增量fL B.子弹的机械能减少量为f(L+d) C.系统的机械能减少量为fd D.系统的机械能减少量为f(L+d)
如图所示, A、B两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用细线相连,两次连接情况中细线倾斜方向不同但倾角一样. 两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相同,先后用水平力F1和F2拉着A、B一起匀速运动,则
B. F1=F2 C. T1>T2 D. T1<T2
A.前5秒作的是匀速运动 B.5到15秒内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m/s2 C.15到20秒内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m/s2 D.质点15秒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回到出发点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Ek代表动能,Ep代表势能,h代表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A.当 B.当 C.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 D.当m>>M时,该解给出a=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从整个图像可以看出,实线就是轨迹,说明骑车者技术不好,方向把握不稳。
A. (M+m)g B. (M+m)g-F C. (M+m)g +Fsinθ D. (M+m)g -Fsinθ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A.
A.1:1 B.1:2 C.1:3 D.1:4
A、在AC段物体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P处受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B、在AC段物体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P处受向上的静摩擦力 C、在CB段物体不受摩擦力,P处受向下的静摩擦力,Q处受向上的静摩擦力 D、在CB段物体不受摩擦力,P、Q两处始终受向下的静摩擦力
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0.5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球的运动看做是竖直方向的运动.从抛出点算起,球到达的最大高度都是5m,取g = 10m/s2.则在此表演过程中球的个数是 A.2 B.3 C.4 D.5
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 A. 0.2g B. 0.4 g C. 2.5g D. 5g
A. t′=t1 ,d=S
B. t′= C. t′
A. C.
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静止在地面的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这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向心力指向地心 B.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C.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D.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等
A. C.
人类为了探测距地球30万公里的月球,发射了一辆四轮的登月探测小车,它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行走,且每隔10秒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信号以3×108 m/s发射),探测器上还装有两个相同的减速器(其中一个是备用的),这种减速器最多能使小车产生5米/秒2的加速度。 某次探测中,探测器的自动导航系统出现故障,探测器因匀速前进而不能避开正前方的障碍物,此时,地球上的科学家必须对探测器进行人工遥控操作。下表是控制中心的显示屏上的数据信息:
已知控制中心信号发射和接受设备工作速度极快,科学家每次分析数据并输入命令最少需要3秒。 ⑴请通过对上述数据分析,求出小车的运动速度。 ⑵请通过对上述数据分析,判断减速器是否执行了减速命令。 ⑶若减速器未执行减速命令,科学家需启动另一个备用减速器。欲使小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备用减速器的加速度至少应设定为多少?
一列火车进站前先关闭气阀,让车减速滑行,滑行了300m时速度减为关闭气阀时的一半,此后又继续滑行了20s停在车站,设火车在滑行过程中加速度始终维持不变,试求: (1)从火车关闭气阀到停止滑行时,滑行的总位移: (2)火车滑行的加速度; (3)火车关闭气阀时的速度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是8m,第2S内的位移是10m,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物体的初速度。
在火星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第1S内下落4m。求 (1)该物体在第2S未的速度。 (2)在3S内该物体下落的高度。
在上海的高架道路上,一般限速80Km/h,为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相隔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匀速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Δt;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指令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 =
(1)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主要步骤有: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接好电路 B.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开启小车 C.换上纸带,重复实验三次,选择一条较理想的纸带 D.把一条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挂上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们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 E.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按合理的实验顺序排列应为
由图可以判断, ①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公式为v2 = (以d1、d2及相邻计数点间时间T来表示),代入得v2 =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一弹簧下面挂5.0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20cm;若挂7.5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21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当弹簧的下面挂10N的重物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