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列比赛中可把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苏炳添在百米跑比赛时的起跑技术

B研究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马龙的发球动作

C研究女子3米板冠军施廷的跳水动作

D研究女子50米步枪三姿比赛中杜丽射出的子弹轨迹

 

以下各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质量     B摩擦力     C时间      D动摩擦因数

 

20118月,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 一飞行器处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

A. 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

B. 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C. 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

D. 向心力仅由地球的引力提供

 

质量为m的石块从半径为R的半球形的碗口下滑到碗的最低点的过程中,如果摩擦力的作用使得石块的速度大小不变,如图所示,那么

A因为速率不变,所以石块的加速度为零

B石块下滑过程中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C石块下滑过程中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石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球心

 

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用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弹簧支撑,小球与弹簧不粘连,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已知cos 53°=06,sin 53°=08

A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变为g

B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变为g

C小球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

D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mg

 

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下图中vaf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下图中正确的是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中放射性物质碘131的衰变方程为+Y。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的处于激发态,放射γ射线。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

B. 的半衰期大约是8天,取4个碘原子核,经16天就只剩下1个碘原子核了

C. Y粒子为β粒子

D. 中有53个质子和132个核子

 

如图所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玻璃砖ABDE处于真空中,其边长为d。现有与ABDE在同一平面内的单色细光束P经AB边中点O射入玻璃砖中。已知细光束与AB边成θ=30°夹角,玻璃砖的折射率n=,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不考虑光的多次反射,求:

i该光束从玻璃砖射出时,相对入射光束P的偏向角出射方向与入射方向间的夹角

ii该光束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

 

如图所示,甲图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在t=2 s时的波动图像,乙图是该波传播方向上介质中某质点从t=0时刻起的振动图像,a、b是介质中平衡位置为x1=3 m和x2=5 m的两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速是2 m/s

B在t=2 s时刻,a、b两质点的速度相同

C在0~4 s内,a质点运动的路程为20 cm

Dx=200 m处的观察者向x轴负方向运动时,接收到该波的频率一定为0 25 Hz

E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频率为025 Hz的另一波时,可能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如图甲所示,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S的透热光滑细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内用质量为m的水银柱密封着长为l的理想气柱。已知环境温度为T1,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

1若仅将环境温度降为,求稳定后的气柱长度;

2若环境温度T1不变,将玻璃管放于水平桌面上并让其以加速度aa>g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见图乙,求稳定后的气柱长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

C0℃的水和0℃的冰具有相同的内能

D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E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如图所示,A、B间相距L=625 m的水平传送带在电机带动下始终以v=3 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传送带B端正上方固定一挡板,挡板与传送带无限接近但未接触,传送带所在空间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E=l×l06 N/C。现将一质量m=2 kg电荷量q=l×10-5C的带正电绝缘小滑块轻放在传送带上A端。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碰后都以原速率反方向弹回,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且滑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求:

1滑块放上传送带后瞬间的加速度;

2滑块第一次反弹后能到达的距B端的最远距离;

3滑块做稳定的周期性运动后,电机相对于空载时增加的机械功率。

 

如图是某“吃货”设想的“糖炒栗子”神奇装置:炒锅的纵截面与半径R=16 m的光滑半圆弧轨道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炒锅纵截面可看作是长度均为L =25 m的斜面AB、CD和一小段光滑圆弧BC平滑对接组成。假设一栗子从水平地面上以水平初速v0射人半圆弧轨道,并恰好能从轨道最高点P飞出,且速度恰好沿AB方向从A点进入炒锅。已知两斜面的倾角均为θ=37°,栗子与两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粟子在锅内的运动始终在图示纵截面内,整个过程粟子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sin37°=06,cos37°=08。求:

1栗子的初速度v0及A点离地高度h;

2栗子在斜面CD上能够到达的距C点最大距离x。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除小灯泡L“38 V、03 A”外,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如下:

A电压表V:量程0~3 V,内阻约6 kΩ,

B电流表A1:量程0—4 mA,内阻100 Ω

C电流表A2:量程0—300 mA,内阻约5 Ω

D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 Ω,额定电流l 0A

E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 Ω,额定电流05 A

F定值电阻R3:阻值2

G定值电阻R4:阻值900 Ω

H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6V,内阻约0

I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先将     填元件前的序号字母    电阻填元件前的序号宁母    填“串联”或“并联”,将其改为量程4V的电压表。

2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改装后的电压表直接用电压表的符号表示

3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元件前的序号字母;电流表应选     填元件前的序号字母

4某实验小组完成实验后,利用实验得到的数据描绘出如图甲所示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根据此图给出的信息,可以判断:图乙所示的该小灯泡的P-U2或P- I2图线中P为小灯泡的功率,可能正确的是     

 

 

将两根自然长度相同、劲度系数不同、粗细也不同的弹簧套在一起,看作一根新弹簧,设原粗弹簧(记为A)劲度系数为k1,原细弹簧(记为B)劲崖系数为k2、套成的新弹簧(记为C)劲度系数为k3。关于k1k2k3的大小关系,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和电阻并联相似,可能是

乙同学:和电阻串联相似,可能是k3=k1+k2

丙同学:可能是k3=

1)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见图甲)。

2)简要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应填空。

a.将弹簧A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A的自然长度L0

b.在弹簧A的下端挂上钩码,记下钩码的个数、每个钩码的质量m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1

c.由F=   计算弹簧的弹力,由x=L1-L0计算弹簧的伸长量,由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d.改变   ,重复实验步骤bc,并求出弹簧A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k1

e.仅将弹簧分别换为BC,重复上述操作步骤,求出弹簧BC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k2k3。比较k1k2k3并得出结论。

3)图乙是实验得到的图线,由此可以判断      同学的猜想正确。

 

如图所示,ABCD是固定在地面上,由同种金属细杆制成的正方形框架,框架任意两条边的连接处平滑,A、B、C、D四点在同一竖直面内,BC、CD边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α>β,让套在金属杆上的小环从A点无初速释放。若小环从A经B滑到C点,摩擦力对小环做功为W1,重力的冲量为I1 ,若小环从A经D滑到C点,摩擦力对小环做功为W2,重力的冲量为I2。则

A W1>W2    BW1=W2       CI1>I2    DI1=I2

 

近年来,我国航天与深潜事业的发展交相辉映,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已不再是梦想。若如图所示处于393 km高空圆轨道上的神舟十一号的向心加速度为a1、转动角速度为ωl;处于7062 m深海处随地球自转的蛟龙号的向心加速度为a2、转动角速度为ω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ω12    B. ωl2

C. al<g<a2    D. g>a1>a2

 

如图所示,ABCDEF为真空中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O为正六边形中心,在ABC三点分别固定电荷量为q-qqq>0)的三个点电荷,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点场强为零

B. O点电势为零

C. D点和F点场强相同

D. D点和F点电势相同

 

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光滑绝缘细杆上O点套有一个电荷量为-q q>0)的小环,在杆的左侧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Q>0)的点电荷,杆上ab两点与Q正好构成等边三角形,cab的中点。使小环从O点无初速释放,小环通过a点的速率为v。若已知ab=Oa=l,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a点,小环所受弹力大小为

B. c点,小环的动能最大

C. c点,小环的电势能最大

D. b点,小环的速率为

 

如图所示,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AB是小车内半圆弧轨道的水平直径,现将一小球从距A点正上方h高处由静止释放,小球由A点沿切线方向经半圆轨道后从B点冲出,在空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8h,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小球离开小车后做竖直上抛运动

C小球离开小车后做斜上抛运动

D小球第二次冲出轨道后在空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6h

 

如图所示,E为内阻不计的电源,MN为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长电阻丝,C为电容器。当滑动触头P以恒定速率从左向右匀速滑动时,关于电流计A的读数情况及通过A的电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读数逐渐变小,通过A的电流方向向左

B读数逐渐变大,通过A的电流方向向右

C读数稳定,通过A的电流方向向右

D读数稳定,通过A的电流方向向左

 

质量为m的物体P置于倾角为θ1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轻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分别连接着P与小车,P与滑轮间的细绳平行于斜面,小车以速率v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和水平方向成夹角θ2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的速率为v

BP的速率为vcosθ2

C绳的拉力等于mgsinθl

D绳的拉力小于mgsinθ1

 

关于在竖直面内匀速转动的摩天轮如图舱内的游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游客在最高点处于失重状态

B游客在最高点处于超重状态

C游客在最低点处于失重状态

D游客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可看成质点开始时静止在高度h=02m、长度L=4m、质量M=1kg的木板AB的最左端A处,C点为AB的中点。木板上表面AC部分粗糙,CB部分光滑,下表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1现对小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大小为F=12N的恒力,木板和小物块恰好能保持相对静止。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求小物块与木板上表面AC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果对小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大小为F=14N的恒力,当小物块运动到达C点时,小物块和木板的速度各为多少?

3在第2问的情况下,当小物块到达C点时撤去F,求小物块落地时与木板B端的水平距离。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一个半径R=16m的3/4光滑圆弧轨道的工件,其圆心在O点,AOC连线水平,BOD连线竖直在圆周轨道的最低点B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1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1和2,两小球间夹有一个极短的轻弹簧,当弹簧储存了EP=90J的弹性势能时锁定弹簧某时刻解除锁定,弹簧将两个小球弹开,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

1两小球脱离弹簧瞬间的速度的大小

2通过计算说明小球2第一次沿轨道上滑过程中能否到达D点?

 

如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30°。(不计重力)。

(1)该粒子在B点的速度大小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已知小车质量M=2146g,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Hz其实验步骤是:

A按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B利用垫块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与纸带、细绳和砝码盘相连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

C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下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

D将小车置于打点计时器旁小车与纸带相连,但与细绳和砝码盘不相连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E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质量,重复A、B、C、D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回答以下问题:

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_____填“是”或“否”).

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

某同学将有关测量数据填入他所设计的表格中,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砝码盘中砝码的重力F/N

010

020

029

039

049

小车的加速度a/m·s-2

088

144

184

238

289

他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3).造成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从该图线延长线与横轴的交点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其大小是              .(g取10m/s2

 

某学生用游标卡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     mm;该工件的长度L=       cm。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小滑轮 O ,倾角为30°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A的质量为 m , B 的质量为4m 开始时,用手托住 A,使 OA 段绳恰好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 OB 绳平行于斜面,此时 B 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球A的机械能不守恒,A、B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物块 B 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

D小球A摆到最低点时绳上的拉力大小为2m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实验都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D重核裂变过程生成中等质量的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一定减少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