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 所有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 长期的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 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工程是人工进行基因切割、重组、转移和表达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遗传作人为干预 B.基因治疗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C.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界限 D.理论上讲,基因工程食品即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绝对安全的
基因工程中基因的“剪刀”是 A.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B.DNA连接酶 C.质粒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基因是指( ) A. 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 脱氧核苷酸序列 C. 氨基酸序列 D. 核苷酸序列
噬菌体在繁殖后代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D.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了人体细胞内的24条染色体,这24条染色体是 A.22对常染色体的各一条和X、Y染色体 B.随机抽取的24条染色体 C.24对同源染色体的各一条 D.全部的常染色体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21三体综合症 C.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绿色皱粒豌豆 D.用花药培育出的单倍体植株
下列果蝇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受精卵 B.精原细胞 C.精细胞 D.体细胞
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 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 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 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A. 随机交配 B. 基因突变 C. 自然选择 D. 染色体变异
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 A. 突变是不定向的 B. 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 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 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害的
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的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A. 18%、82% B. 36%、64% C. 57%、43% D. 92%、8%
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A. 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B. 一个森林中的全部蛇 C. 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 D. 一间屋中的全部蟑螂
据你所知道杂交选育新品种之外,杂交的另一个结果是获得 A. 纯种 B. 杂种表现的优势 C. 基因突变 D. 染色体变异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A. 基因突变 B. 基因自由组合 C. 染色体交叉互换 D. 染色体变异
下列哪种情况能产生新的基因 A. 基因的重新组合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D. 基因分离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A. 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 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C. 促进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D. 促进细胞融合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 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 C. 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是 A. 基因突变频率高 B. 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 C. 产生许多新的基因 D. 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
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A. 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 B. 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 C. 在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出现了白色的猕猴 D. 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
人的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 A. 只有胰岛素基因 B. 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 C. 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它基因 D. 有胰岛素基因和其它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
DNA决定mRNA的序列是通过 A. mRNA的密码 B. DNA的自我复制 C. 碱基的互补配对 D. tRNA的转运
某tRNA的反密码子为CAU,它所转运的氨基酸是( ) A. 缬氨酸(GUA) B. 组氨酸(CAU) C. 酪氨酸(UAC) D. 甲硫氨酸(AUG)
一条多肽链中有500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mRNA的DNA分子至少有碱基多少个( ) A. 1500个和1500个 B. 1500个和3000个 C. 1000个和2000个 D. 500个和1000个
已知一段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所占的比例为20%,由这段DNA转录出来的mRNA中,胞嘧啶的比例是 A.10% B.20% C.无法确定 D.40%
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B. 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 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D. 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
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A.含氮碱基 B.RNA C.核苷酸 D.DNA
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下,H202酶促反应速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某一温度下pH=b时,H202酶催化H202分解产生的02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丙为几种酶的相对活力与pH关系的曲线。请据图回答: (1)可以选择“H202和H202酶”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却不适宜用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c点表示pH过高,H202酶失活,但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仍呈紫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pH改变为a时,e点___________(“上移”、“下移”或“不动”), 原因___________。 (4)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反应温度降低时,d点可能___________。 ①不变 ②左移 ③右移 (5)嫩肉粉其主要作用在于利用蛋白酶对肉中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你认为丙图中最适宜用来制作嫩肉粉的是_________酶,原因是_________。 (6)菠萝含有菠萝蛋白酶,虽然会被胃酸分解破坏,但还是有部分人会在吃后15〜60分钟左右出现口腔溃疡、喉咙和胃部不适等症状。试解释把切成片或块的菠萝放在盐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再食用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发达,能使泥沙快速沉降和淤积,南通沿海某滩涂曾引种它来保滩护堤、促淤造陆。但互花米草在潮间带具有超强的繁殖和扩散力,已威胁到当地的物种。研究人员利用自制的分层采样器,对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中底栖动物种类进行调查,得到图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滩涂底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成分),其在泥层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________现象。 (2)研究人员选择夏季取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在两种滩涂中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底栖动物种类数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底栖动物在泥层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互花米草的入侵对处于____________cm层的生物种类影响最大。 (4)某同学根据本调查得到“引种互花米草对滩涂表面的底栖动物分布没有影响”的结论,请对这一结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嗜热菌可以生活在98℃的高温环境中,研究发现其耐热性与基因H的表达产物有关。下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对H基因实行的克隆和表达过程,其中NdeⅠ、EcoRⅠ、HindⅢ、SalⅠ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A↓TATG、G↓AATTC、A↓AGCTT、G↓TCGAC。请分析回答: (1)图中的结构A是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组成,除了质粒1中所示结构以外,还应该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中质粒1和H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影响限制酶处理效果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多选)。 ①反应温度 ②缓冲液pH ③限制酶的浓度 ④DNA样品的纯度 (3)实验中发现,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H基因的表达效率很低,但在含有质粒2(辅助性质粒)的细胞中,H基因可以高效表达。为了筛选出转入了两种质粒的受体菌,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整个实验过程应保持_________操作。 (4)PCR反应中引物的设计非常关键,据图分析,扩增H基因时应选择的一对引物是_________。 A.引物Ⅰ:…GGGAATTC…;引物Ⅱ:…CTCATATG… B.引物Ⅰ:…GAATTCCC…;引物Ⅱ:…CATATGAG… C.引物Ⅰ:…GGAAGCTT…;引物Ⅱ:…AAGCTTCC… D.引物Ⅰ:…CTCATATG…;引物Ⅱ:…AAGCTTAAGC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