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发达,能使泥沙快速沉降和淤积,南通沿海某滩涂曾引种它来保滩护堤、促淤造陆。但互花米草在潮间带具有超强的繁殖和扩散力,已威胁到当地的物种。研究人员利用自制的分层采样器,对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中底栖动物种类进行调查,得到图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滩涂底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成分),其在泥层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________现象。
(2)研究人员选择夏季取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在两种滩涂中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底栖动物种类数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底栖动物在泥层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互花米草的入侵对处于____________cm层的生物种类影响最大。
(4)某同学根据本调查得到“引种互花米草对滩涂表面的底栖动物分布没有影响”的结论,请对这一结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嗜热菌可以生活在98℃的高温环境中,研究发现其耐热性与基因H的表达产物有关。下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对H基因实行的克隆和表达过程,其中NdeⅠ、EcoRⅠ、HindⅢ、SalⅠ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A↓TATG、G↓AATTC、A↓AGCTT、G↓TCGAC。请分析回答:
(1)图中的结构A是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组成,除了质粒1中所示结构以外,还应该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中质粒1和H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影响限制酶处理效果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多选)。
①反应温度 ②缓冲液pH ③限制酶的浓度 ④DNA样品的纯度
(3)实验中发现,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H基因的表达效率很低,但在含有质粒2(辅助性质粒)的细胞中,H基因可以高效表达。为了筛选出转入了两种质粒的受体菌,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整个实验过程应保持_________操作。
(4)PCR反应中引物的设计非常关键,据图分析,扩增H基因时应选择的一对引物是_________。
A.引物Ⅰ:…GGGAATTC…;引物Ⅱ:…CTCATATG…
B.引物Ⅰ:…GAATTCCC…;引物Ⅱ:…CATATGAG…
C.引物Ⅰ:…GGAAGCTT…;引物Ⅱ:…AAGCTTCC…
D.引物Ⅰ:…CTCATATG…;引物Ⅱ:…AAGCTTAAGCTT…
糖尿病是由于血糖调节障碍造成的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可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其中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需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Ⅱ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下图为血糖调节示意图,图中的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相应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分别由胰腺中的 、 合成和分泌的。
(2)在血糖的调节过程中,图中的a、b作用的结果又会分别影响a、b的分泌,属于 调节。a和b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为 关系。
(3)Ⅰ型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是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①过程,并促进组织细胞 ,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4)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值 ,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浓度较高的可能原因是 。
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结构分析,疟原虫属于_________生物。
(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红细胞膜上存在__________________。
(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剌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_________中枢,引起发热;而周期性出现“寒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抗疮机制与细胞能量的供应有关。线粒体膜电位的维持是合成ATP的前提。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 实验材料 | 实验处理 | 实验结果(线粒体膜电 位的相对值) |
1 | 疟原虫的线粒体 | 不加入青蒿素 | 100 |
2 | 加入青蒿素 | 60 | |
3 | 仓鼠细胞的线粒体 | 不加入青蒿素 | 100 |
4 | 加入青蒿素 | 97 |
①1、2组结果表明___________,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___________,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
已知果蝇的眼色同时受位于Ⅱ号和Ⅲ号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无A眼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猩红色眼对应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2)由图可知,基因数量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果蝇的眼色进行了调查,绘制的遗传系谱图如下,其中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①2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3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
②若让6号与7号个体多次交配并产生足够多的后代(F),则后代(F1)共有___________中基因型,___________种表现型;F1红色眼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若让9号与10号个体交配,则产生猩红色眼个体比例为___________。
下图为线粒体中部分大分子物质来源的示意图,其中①〜③表示相关过程,酶系甲、乙、丙表示相关过程需要的一系列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过程①的酶是__________,催化过程③的酶有__________。
(2)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中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溴化乙啶能抑制图中过程①,用溴化乙啶处理细胞后,检测参与过程①的酶的量和活性,发现都没有降低,说明该酶是受__________中基因控制。溴化乙啶处理细胞后,有氧呼吸过程中将受到影响的反应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则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_阶段会受到影响。
(5)线粒体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据图分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