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这一思想的提出者应该是( )

A. 孟子    B. 朱熹    C. 董仲舒    D. 荀子

 

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曾长期居于正统地位。这一地位确立于

A. 春秋

B. 战国

C. 汉朝

D. 宋朝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反映了

A. 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B.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 统治者转向“以法治国”

D. 统治者转向“无为而治”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学派,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重大作用的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材料二

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材料三

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是由美国领导的最富有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许多这样的冲突发生在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下述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里:他们常常是比较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是不结盟的。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根据材料一,美国二战后在欧洲实施了什么计划?其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有哪些力量冲击了此格局促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3)根据材料三,分析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特点。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三

无论中国愿意或者不愿意,承认还是不承认,中国都已经被卷入到“冷战”之中。中国在美苏争霸中扮演的角色……并不是美苏任何一个国家的附庸或走卒,但却又是美苏两国都想拉拢又都曾与之对抗的国家,至少在“冷战”中它根本没有“称霸”的意图,最终它似乎没有站到美苏任何一边。

—《冷战与中国》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周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在“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的特点。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1)材料一中英国、美国在政体上的创新各指什么?其确立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体现出的新特点。

 

 

1961年6月召开的不结盟首脑会议预备会议,就参加不结盟首脑会议制定了严格标准,如“与会国缔结两国间的军事同盟或加入地区性防卫条约时,不得按照大国间对抗为背景的意图签订”。据此可以得出,不结盟运动

A. 反对参与美苏对峙

B. 反对与大国交往

C. 以反对冷战为目的

D. 始终专注于政治斗争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典型的技术引进和创新型国家,它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本土化,成功建立起自己的科学体系。”这说明日本的崛起得益于

A. 政府政策的推动

B. 调整国内产业结构

C. 注重技术引进和创新

D. 外国的扶植

 

1959年,美国陆续在海外64个国家设立了 158个图书馆和文化中心。 1964年,美国图书输出量首次超过了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输出图书最多的国家。美国此举的主 要目的是

A. 对苏联实施冷战    B. 对苏联进行文化反击

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 展示美国的经济文化实力

 

1969年12月18日,基辛格在年终的记者招待会上宣称:“我们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对其他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特别像共产党中国这样的国家——的判断,将以它们的行为为依据,而不是以国内的意识形态为依据。”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想要改善和中国的关系是因为

A. 美国与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不复存在

B. 认识到与中国结盟将使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取得优势地位

C.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

D. 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长期以来外交政策指导方针,它首次提出是

A.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

C. 1955年万隆会议上

D.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2015年11月习近平会见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时强调“两岸双方应该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A. 和平统一

B. 高度自治

C. 一个国家

D. 一国两制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爱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A. 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 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

D. 发展基层民主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新中国的性质是

A. 社会主义国家

B. 新民主主义国家

C. 资本主义国家

D. 民主共和制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是指

A. 推翻沙皇统治

B. 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 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D. 进行武装起义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法官的虚假的独立性被取消……也如其他一切公务人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材料表明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是

A. 资产阶级性质

B. 无产阶级性质

C. 社会主义性质

D. 共产主义性质

 

1852年,马克思曾说:“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马克思旨在说明

A.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

B. 无产阶级将成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C.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D. 马克思主义是对资产阶级学说的继承

 

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英文刊物《密勒士评论报》曾写到:“(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此处主要强调的是

A. 土地私有的必要性

B. 土地改革的重要性

C. 内战胜利的可能性

D. 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 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寻找革命同盟

B. 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C. 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发展

D.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

 

2018年是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81周年纪念。下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七七事变爆发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汇聚了国共两党的力量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D. 百团大战是国共合作领导的一次重大胜利

 

洪仁玕在太平天国失败后的供词中说:“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是力抵我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没能全面认识到失败的原因

B. 推卸失败责任

C. 向清政府摇尾乞怜

D. 正确总结了失败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同外国签订的下列不平等条约,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京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辛丑条约》

④《马关条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③④①

 

下图是19世纪中期的德意志漫画《货车过如此狭窄的邦都得将货卸上卸下》,这表明当时德意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道路宽度不一带来交通不便

B. 交通工具落后加剧国家贫困

C. 四分五裂局面阻碍经济发展

D. 各地之间经济交流日益加强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提名首位进入美国政府内阁的亚裔女性、前劳工部长赵小兰为交通部长。赵小兰要经过哪一个部门的批准才能正式成为美国的交通部长

A. 前总统

B. 国会

C. 最高法院

D. 选民

 

2016年7月13日,前内政大臣特蕾莎·梅拜见女王后,正式接替卡梅伦,就任英国首相一职,成为继撒切尔夫人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政府首脑。下列关于英国首相和国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英国首相是由选民直选的

B. 英国首相对国王负责

C. 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

D. 英国国王有权否定首相提名的内阁成员

 

有学者对罗马法做如下评价:“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见罗马法

A. 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B. 不必执行皇帝的敕令

C. 法官和法学家随意曲解法律

D. 具体实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中说:“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全体公民”是指哪些人

A. 所有的成年公民

B. 成年男性公民

C. 外邦人

D. 奴隶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除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

B. 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

C. 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D. 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

 

为了改变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分割宰相的权力,以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北宋设

参知政事    三司使    通判   枢密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