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D.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

A.封邦建国     B.确立皇帝制度    C.置“三公”“九卿”   D.全国郡县化

 

19世纪的欧洲大量人口集中到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A.家庭观念的淡化

B.手工工场的发展

C.工厂制度的确立

D.垄断组织的出现

 

 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观察下列关于二战时期的漫画,回答问题。说明: 6ec8aac122bd4f6e图一:大象在天空中飞翔——《慕尼黑协定》换来的和平

 图二:笑里藏刀——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拥抱

  图三:自由女神将象征世界自由的火炬交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寓意由英美两国去传承并维护世界自由。

    (1)图一、二分别讽刺了什么外交政策和事件?两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6分)

 

 (2)图三主要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对二战进程有何影响?(4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取得即便是那些在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也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在(罗伯斯比尔)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材料中“过分的革命活动”和“不可避免的反动”分别指什么?两者是否存在本质差别,为什么?(6分)

 

 

   (2)结合所学简析你如何认识“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4分)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董仲舒上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建议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4分)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4分)

 

材料二   到一八七五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八百所,学生约二万人,这个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但已有少量教会中学出现,女学校也有增加。到一八九九年止,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约两千所左右,学生增为约四万名以上,开始出现大学.

   (2)依据材料二,分析教会学校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6分)

 

 

材料三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l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3)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与古代太学相比有何相同之处?(2分)又有何新的时代特点? (4分)

材料四   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紫癸丑学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另据大众网报道,从2005年秋季开始,济南市有50多所小学开始全面推广儿童经典古文诵读,从浅显易懂的《三字经》到晦涩难懂的《孟子》、《论语》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加入到“读经”行列。

(4)当年蔡元培主张废除读经的目的是什么?(2分)你是否赞成当今小学生读经?为什么?(3分)

 

 

 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    )

    A.颂古非今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维克多·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从这段引言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欧洲统一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B.欧洲各国将不存在差异

C.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共处           

  D.主张建立欧洲联盟

 

 下列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关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诗歌                剧本                散文                  小说

 B.彼特拉克            曹雪芹              达尔文                海明威

 C.倡导人文主义        反对封建礼教        阐述生物进化论      体现现代主义

 D.抨击世俗王权       揭露科举制度腐败     挑战教会神学       歌颂民主自由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   

 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 

 乙:《美国人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新突破》

 丙:《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丁:《工业革命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下列对表中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1926年的工业生产超过1913年的水平

 C.轻重工业发展相对均衡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1918年,胡适在《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天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由此可见,胡适主张   (    )

 A.君主立宪      B.民主共和        C.托古改制       D.文学改良

 

费正清(美国)在《中国:传统与变迁》说“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其主要表现是  (    )

 A.出现了“市”                   

 B.坊市布局整齐

 C.城市布局突破了坊市的界限       

 D.出现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0分)

材料一、1893年法国和俄国结为同盟,面对这一腹背受敌的地缘政治现实,德国仍然固执的转向“世界政策”并发展大海军,以获得“阳光下的地盘”。因此,英国主动向德国靠拢并进行了三次同盟谈判都失败了。

材料二  数百年的商业积累以及工业革命的发生使西方社会最终进入“帝国时代”,这意味着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将不可避免。

(1)“阳光下的地盘”是指什么?英国同德国谈判失败的根本原因何在?(4分)

(2)怎样理解“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将不可避免”?(3分)]

材料三、“凡——华”体系播下了更多纷争的种子,它从诞生那一日起,就注定它是短命的,并要孕育一场更为惨烈的世界战争。

(3)为什么会有这种断言?(3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一】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与其“虎狼之国”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之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一而有所改变。

——刘德增《虎狼之国——秦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秦国在西部崛起时面临怎样的形势,当时秦国的政治处境如何?(3分)

(2)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3分)

(3)据材料三,秦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二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秦统一后继续保持“虎狼之国”的传统,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4分)

 

(9分)材料一、一些倾向共和的华人组成一个叫“福字敢死队”的团体,在几处热闹的地段大声疾呼,一面痛斥留辫者之奴性不改,一面拦住拖辫人,交与剪刀令其自剪。

—— 王淼  《民国初年上海滩剪辫趣闻》

材料二、辜鸿铭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拖着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对他的辫子觉得怪异,都在发笑。辜鸿铭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了!”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默然。              —— 肖炜 《沉重的转身——晚清文人实录》

(1)“福字敢死队”剪辫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变化?(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辜鸿铭说“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了”?后来“同学脑袋里的辫子”是如何剪去的?(6分)

 

(18分)材料一  所谓“多极化”,并不是说世界上每个国家都能成为“一极”。能成为“多极化”中一极的国家一般具有下列条件:一是具有较强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二是具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三是具有较强的国际作用力和凝聚力,能在全球事务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能在自己周围吸引住若干友好的支持国。当然,极可以是全球性的,也可以是地区性的。

(1)按照这一理论,你认为“极”的含义是什么?(2分)在当今世界符合这一条件的“极”有哪些?(3分)试举一“极”说明其成为“极”的原因?(3分)

材料二  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                                                  

(2)材料中的“两个联盟”是指什么?(2分)怎样理解“两个联盟主次关系”的变化?(4分)

材料三  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的意义大大超过事件本身,而且政治意义高于军事意义,也超出了“反恐”战争的意义。国际社会围绕伊拉克问题的“反战”与“主战”之间的较量,实质是围绕建立什么样的“世界新秩序”问题的较量。

——以上材料均出自  姜宪明  何苗  《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

(3)怎样理解这一“实质”?(4分)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秦朝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zxxk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示意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图中政权结构模式反映了两地政治制度的何种差异?(2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你认为这两种政治制度各有何利弊?(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作用。(2分)zxxk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是什么?你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欧美代议制有什么本质区别?(3分)

(4)从西方、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政治漫画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对右图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A.欧盟经济一体化加快,但政治联系削弱

B.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进一步发展

C.欧盟在政治、经济上开始主导世界

D.国际格局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在谈到美苏对抗时说“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意识形态的不同                  B.经济水平的差距

C.军事力量的失衡                  D.国家利益的冲突

 

下列用图示法表示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关系的表现,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①冷战  ②杜鲁门主义  ③马歇尔计划  ④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⑤朝鲜战争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有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的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

      C.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材料中 “精巧的设计”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与孟德斯鸠上述思想有关联(或受其影响)的是:

A、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    B、设立由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

C 、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D、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为总统

 

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法国学者费奈隆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支持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2010年1月19日,运送八位中国维和英烈灵柩的灵车经过天安门前时,民众打出“沉痛悼念海地地震遇难的中国维和警察”横幅。中国参与海地维和行动说明当前我国:

A.一贯坚持无论大国、小国一律平等原则   B.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 D.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规则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