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函数中,图象经过原点的为( ) A.y=5x+1 B.y=-5x-1 C.y=-
下列函数关系中表示一次函数的有( )① ④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如图①,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C 三地,B、C 两地相距15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 B、C两地同时出发,沿公路匀速相向而行,分别驶往C、B 两地.甲、乙两车到A地的距离
根据图象②进行以下探究:
1.求图中②M点的坐标,并解释该点的实际意义. 2.在图②中补全甲车的函数图象,求甲车到A地的距离 3.A地设有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及两车都配有对讲机,两部对讲机在15千米之内(含15千米)时能够互相通话,求两车可以同时与指挥中心用对讲机通话的时间.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叫做此一次函数的坐标三角形.例如,图中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y轴分别交于点A,B,则△OAB为此函数的坐标三角形.
1.求函数y= 2.若函数y= 求此三角形面积.
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解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B两点的坐标; 2.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B1C1; 3.求出线段B1A所在直线 l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在直线l上从B1到A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为了倡导“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小刚在他所在班的50名同学中,随机调查了10名同学家庭中一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并将调查结果绘成了如下的条形统计图 1.求这1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2.根据样本数据,估计小刚所在班50名同学家庭中月均用水量不超过7 t的约有多少户.
如图是由7块小立方体摆放而成的几何体,请画出它的三视图。
如图,△ABC中,∠ABC=100°,AM=AN,CN=CP,求∠MNP的度数
解不等式
如图,直线
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2a-b)x+a-5b>0的解集x<
做如下操作: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AC,AD平分∠BAC,交BC于点D.将△ABD作关于直线AD的轴对称变换,所得的象与△ACD重合. 对于下列结论:①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②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由上述操作可得出的是 ▲ (将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如图是一次函数
线段
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xy,则称点P为“和谐点”。写出一个“和谐点”的坐标▲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BC=12,AC=9,则AB= ▲
甲、乙两人进行跳远训练时,在相同条件下各跳10次的平均成绩相同,若甲的方差为0.3,乙的方差为0.4,则甲、乙两人跳远成绩较为稳定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
如图,直线a∥b,∠1 = 70°,则∠2 = ___▲_______
函数
甲、乙两辆摩托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右图中 ①A、B两地相距24千米; ②甲车比乙车行完全程多用了0.1小时; ③甲车的速度比乙车慢8千米/小时;④两车出发后,经过小时两车相遇. 其中正确的有( ▲ )
A.1个 B. 2个 C. 3个 D.4个
如图,在Rt△ABC中,∠ABC=90°,AC=20,AB= A.
已知一次函数 且其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则 A.
一个长方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其俯视图为正方形,则这个长方体的高和底面边长分别为( ▲ ) A.3,
点P(3,-5)到x轴的距离为 (▲) A.5 B.-5 C.3 D.-3
一组数据3、2、1、2、2的众数,中位数,方差分别是(▲ ) A.2,1,0.4 B.2,2,0.4 C.3,1,2 D.2,1,0.2
不等式 A.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2∶3∶5,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限
如图1,在所标识的角中,同位角是( ▲ ) A.∠1和∠2 B.∠1和∠3 C.∠1和∠4 D.∠2和∠3
(本题7分)某物流公司的甲、乙两辆货车分别从相距30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 1.5小时时甲车先到达配货站C地,此时两车相距30千米,甲车在C地用1小时配货,然后按原速度开往B地;2小时时乙车也到达C地,乙车未停留直接开往A地. (1)乙车的速度是 千米/小时,B、C两地的距离是 千米, A、C两地的距离是 千米; (2)求甲车的速度及甲车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 (3)乙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150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