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学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把亚非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确定为小组研究的课题,下列选项不属于本课题研究对象的是( )

A. 古代希腊    B. 古代埃及

C. 古代印度    D. 古巴比伦王国

 

吴道子被称为中国“画圣”。他的代表作《送子天王图》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的场景。该画以哪一宗教的故事为题材

A. 基督教

B. 佛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印度中央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首席顾问纳林德·贾达夫博士曾开玩笑说:“我来自印度种姓制度最低贱的等级,但我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藩篱。”如果根据种姓制度的划分,纳林德·贾达夫博士在古印度应属于: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首陀罗    D. 吠舍

 

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下列关于古巴比伦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 汉谟拉比在位时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

C. 《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 狮身人面像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

 

一个奴隶反驳不让他吃饱饭、只逼他拼命劳动的奴隶主说:“牛马还要吃草睡觉,你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我的主人!”结果,按该国的法律,这个奴隶的两只耳朵被割掉了。这部允许如此残暴行径的法律刻在一黑色玄武石圆柱上,这部法律出自

A.古代印度河流域         B.古代尼罗河流域

C.古代两河流域           D.古代爱琴海

 

古代埃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下列属于其成就的是

①太阳历

②象形文字

③分封制

④狮身人面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题文)公元前525年以后,古代埃及文明因外族入侵而中断,曾占领埃及的国家不包括

A. 波斯帝国

B. 希腊帝国

C. 亚历山大帝国

D. 罗马帝国

 

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因形似汉字“金”而得名

B. 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

C. 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D. 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代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三个时代,其中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那么这一时期隶属于哪一时代

A. 古王国时代

B. 中王国时代

C. 新王国时代

D. 以上都不是

 

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A.

B.

C.

D.

 

著名学者富格逊在《文明世界》中认为西方繁荣富强的首要条件是竞争:两三百年间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政治改革(君主立宪)、法国和美洲革命、工业革命等连串创新,令西方政治百花齐放、各阶层自由竞争,各有所成。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上文,完成下列表格的分类:(3分)

领域

标志性历史事件

思想

 

政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

科技

 

2)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人被发现的时代,其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3)写出英、法、美革命(改革)中颁布的重要文献。(3分)这些文献对西方社会起了什么共同影响?(2分)

4)简述工业革命在西方繁荣富强的进程中的作用。(2分)

5)综上所述,概括富格逊所说的竞争促进繁荣的几点要素。(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出现了改良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在交通运输方面,创制了蒸汽轮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等;在通信方面,发明了电报、电话等;在经济结构方面,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贸易方面,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贸易额增长了约三倍。

材料二  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豪《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上述两则材料为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带来了哪些重要启迪?

(3)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在交通领域的发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统治者如果不以法律而是以他的意志作为统治的准则,如果他的命令和行动不是为了保护人民的财产,而是以满足他的野心、贪欲和其他不正当的欲望为目的,那就是暴政。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以前,工业国家工人收入低微,物质生活贫苦。许多工人家庭常年只能吃黑面包,缺乏基本的营养。全家几代十几口挤在一间小屋,虽然劳碌终日,却只能求得温饱,遇到涨价、失业、生病、工伤,往往债务缠身,赊欠无门,连简陋的家具也送进当铺。而资本家的财富却“令人陶醉地增长”,他们生活悠闲,过着奢华的生活。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

(1)材料一主张用什么来限制统治者的权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哪一文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怎样的社会状况?在探索社会改造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做出来哪些努力?

(3)材料三中的思想指导了中国近代的哪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是否取得了成功,为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运用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0—1870年世界铁路里程统计表(单位:英里)

注:1英里=1.609344千米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铁路起源的地区,并概括1830—1870年世界铁路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19世纪末,世界铁路发展到65万千米,到20世纪20年代翻了一番,达到127万千米,铁路成为世界陆路运输的垄断性工具。铁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社会。不仅体现在成百倍增加的运输量、数十倍提高的运行速度上,还进一步教会了人们遵守时间和纪律,守时守纪成为现实生活的准则。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铁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3)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谈谈火车发明的影响。

 

一部外国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0多名公社战士与数千政府军展开激战,最后退到一堵墙边,高呼“公社万岁”的口号,全部壮烈牺牲。这里提到的“公社”建立于

A. 1848年

B. 1864年

C. 1870年

D. 1871年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国际歌》,它鼓舞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事件后?

A. 《共产党宣言》发表

B. 巴黎公社失败

C. 英国宪章运动

D. 法国大革命

 

下列选项中,与《共产党宣言》内容相符的是

A.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B. 提出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C. 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

D. 明确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加里斯特•琼斯教授感慨地说:“《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这个力量”指的是(  )

A. 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科学发展观

 

(题文)“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材料所指“宣言”的发表

A. 表达了工人阶级要求取得普选权的愿望

B. 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

C.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下图信息表明,当时英国棉花加工量、生铁产量快速增长是由于它进行了(  )

A. 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第三次科技革命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乡村往昔田园诗般的生活不见了……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这些现象反映工业革命

A. 首先发生在德国

B. 造成了环境污染

C. 降低了生产效率

D. 减少了贫富差距

 

如下图所示,推动英国工农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 开辟新航路,掠夺殖民地

C. 君主立宪制确定    D. 大机器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

 

某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你认为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    )

A. 汤姆乘坐火车去旅行    B. 珍妮坐飞机俯瞰伦敦美景

C. 约翰驾驶汽车去上班    D. 查理打电话问候好朋友

 

19世纪的伦敦曾有“雾都”的别名。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现在人们已认识到,伦敦多雾与大量燃烧煤炭有关。造成大量燃烧煤炭的主要原因是

A. 煤炭是人们取暖、做饭必需品

B. 工业革命后大量使用蒸汽机

C. 英国能源中只有煤炭较充足

D. 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

 

以下是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导致出现这种变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750年

1800年

1850年

城市人口(%)

21.0%

27.5%

52.0%

农村人口(%)   

79.0%

72.5%

18.0%

 

 

A. “光荣革命”的发动    B. 殖民扩张的开展

C. 工业革命的推动    D. 自由贸易的拓展

 

随着贵广高铁开通,桂林通过高铁能够在2小时左右与广州实现往来互通,密切了与珠三角经济圈的联系,有效推动了桂林的经济发展。铁路最早诞生于(   )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时代    D. 网络时代

 

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  )

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③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④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 ⑤出现了机器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④⑤

 

“机器生产”“工厂”“工人阶级”“铁路”……这些流行语集中出现在19世纪上半期的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美国

 

春秋是我国历史的动荡时期,请结合下列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回答。

材料一  “平于之时,周窒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二  春秋时共有大小诸侯国140多个,其中比较大的有十几个,由于政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材料三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战争,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苦,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

——《史记·周本纪》

(1)材料一中的“方伯”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谈谈春秋时期诸侯之间展开争斗的原因是什么?

(3)春秋时期诸侯并起,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和最后一位霸主分别是谁?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哪些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全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德之人,讲信修睦,传位依次,此禅让也。”

——《礼记》

材料三 

材料四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人人世及以为礼。

请回答:

(1)传说中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两个人物是谁?

(2)材料二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原始社会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3)材料三纪念的是谁?请用一句话对他做一简单评价。

(4)材料四中的“天下为家”标志着什么制度的开始?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