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大帝在历史上最伟大的贡献应该是(   )

A. 他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    B. 他将都城迁至巴比伦

C. 他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 他打了许多大胜仗

 

如图漫画反映了古代哪个国家的民主政治状况

A. 古埃及

B. 古希腊

C. 古印度

D. 古中国

 

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精神”是指(  )

A. 雅典民主政治    B. 等级制度

C. 《汉谟拉比法典》    D. 罗马教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世纪中叶,英国农村的阶级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地主、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三大阶级。这一时期英国农村的社会变革以及阶级关系的演变,已基本上和城市相平衡了。英国农村的资本主义化,大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鼓励了对农业的投资,为农业技术的革新和机器的应用扫除了障碍。大地主和农场主在土地上纷纷实行排水、施肥、改良土壤等措施。工业革命用先进的设备武装了农业,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应运而生。在农业革新的高潮中,1793年成立了农业委员会,1838年成立了皇家农业协会。国王乔治三世还为《农业年鉴》撰稿,署名为“农夫乔治”。按照马克思的统计,19世纪初英国全国总资本中有一半来自土地。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富农经济是中国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主要成分。这些富农一般雇佣2~5名长工,农忙时雇些短工。因为有余钱,他们一般还放高利贷或经营商业。还有一些富农是佃富农,租地主土地并雇工耕种,类似西方租地农场主;一些城市商人、资本家也租地主的土地种植果树或其他经济作物,资本主义性质更为典型,但是规模不大,一般数十亩,百亩以上土地者较少;而且多是手工劳动,很少有机器生产。中国富农大多有一部分土地出租,又放高利贷,对于雇农剥削也很严重。例如,有些地方实行“工偿制”,即不给长工工资,只拨一点薄地叫雇工耕种来代替工资,受雇短工还要自带工具等。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农村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近代中国农业资本主义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材料二  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

(1)租地农场是如何出现的?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集中的手工工场里雇主和工人之间形成的是哪种关系?这种生产方式有何进步性?

 

13-14世纪成为欧洲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有

①富裕农民

②骑士

③乡绅

④贵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题文)16世纪时,越来越多的人穿上了丝绸衣服,睡觉时用木板床,窗户上的蜡布和纸换上了玻璃,这说明当时

A. 手工工场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B. 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基本消除

C. 机器工业使社会产品日益丰富

D. 近代的人们开始变得贪图享受

 

下列不属于手工工场特点的是

A. 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厂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B. 工人多分工合作

C. 与手工作坊相比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D. 机器大生产

 

手工工场出现后,产生了新的阶层,下列属于新阶级的是(    )

A. 地主与农民    B. 商人与工人    C. 贵族与农民    D. 资本家与工人

 

手工工场的出现被喻为工业文明的“曙光”,这是因为

A. 手工工场比手工作坊的规模大

B. 西欧各国君主大力发展工商业

C. 随着手工工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

D. 工人之间分工合作

 

马克思说:“一旦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出现在土地所有者和实现从事劳动的农民之间,一切从农村旧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关系就会解体。”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农村中资本主义关系出现标志着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B. 大批破产农民沦为雇农,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C. 农业资本家租来土地,雇佣农业工人耕种,并进行资本主义经营,冲击了旧的生产方式

D.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农村货币关系发展的结果,瓦解了农村的封建关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13年,习近平主席对“中国梦”进行深刻的阐述。请概括“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怎样的奋斗目标?

(2)“兄弟齐心,其利斯金。”2013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指出,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的中国梦,制定了什么基本方针?

(3)中共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迈步中国梦指明了方向。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会议确立了党什么样的新的指导思想?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如何去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多方面呈现。新中国成立以米,我国在外交领线取得了一个个令人目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30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1949﹣1979)》

材料三  (中美)双方必须充分汲取历史经验,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强对话、互信,合作,使巨大合作潜力进一步得到发挥;以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精神妥善处理敏感问题,有效管控分歧,确保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摘自习近平在中美“乒乓外交”4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料一图一,在这次会议上为协调各方矛盾,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材料一图二所报道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在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我国政府提出怎样的外交原则?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新中国30年来取得巨大外交成就的前提及其所起的作用。

(3)中美关系是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大国关系。1972年中美双方签署了什么文件标志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你认为材料三中,中美之间“敏感问题”是什么?结合材料三,简析中美两国应构建一种怎样的新型大国关系?

(4)综合以上材料,对于国家发展与对外关系,你得到什么启示?

 

 

(题文)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前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杆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入大規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一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国生活的基本保讧,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编自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材朴二:八大二次会汉(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莫美的时间,予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然”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文》

材料三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空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篷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摘自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制定了什么建设规划?列举此建设规划期间取得的两项重大成就。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决定“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会议名称。今年(2018年)是该会议召开多少周年?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创新与国家发展关系的认识。

 

 

下列社会生活现象中,最有可能出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 强令男子剪发辫

B. 以新式礼服代替翎顶礼服

C. 欢庆新中国成立

D. 乘坐动车“和谐号”旅游

 

“他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他”是

A. 邓稼先    B. 雷锋    C. 焦裕禄    D. 袁隆平

 

新世纪的第一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 北京

B. 上海

C. 西雅图

D. 清迈

 

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伴随着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而诞生的部队是

A. 人民海军

B. 人民空军

C. 人民陆军

D.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

 

我国之所以能够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 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为增强

B. 一国两制构想为各方所接受

C.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愿望

D. 新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世界这么大,只有广西在放假”,每逢广西“壮族三月三”放假,都会引起网友热议。广西三月三放假得益于

A.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C. 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

D. 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政策

 

2018年4月国务院同意设立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试验区的建设将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中的“一带”是指

A. 新丝绸之路

B. 陆上丝绸之路

C. 丝绸之路经济带

D. 古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十八大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是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习近平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C. 推动了农村的改革

D. 明确特区姓“社”不姓“资”

 

1984年,国务院批准北海与大连、广州、天津等(14个城市)一起开放。这批开放城市属于对外开放格局中的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城市 C. 沿海开放区 D. 内地

 

(题文)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抓住关键词是为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之一。与“农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这三个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大跃进

 

下表是某村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与表中1953年数据变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47

355

0

4

0

7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

 

好的歌曲,能够唱出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 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B. 决战平津瓮中捉整

C.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 液江战役乘胜追击

 

下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A. 标志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 彻底推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 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9年8月初,广东禁烟的消息传到了英国,英国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刻发出一片战争喧嚣。他们纷纷致书英国政府,狂妄叫嚷:“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在不列颠现在极应以武力方式向中国要求恢复名誉’了。”

(1)“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指的是什么?大不列颠为“恢复名誉”以武力方式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这场战争最终的结局如何?结合材料一,写出最能体现大不列颠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的条款。

材料二  1895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出了一副对联,其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当他把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要求李鸿章对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对出了下联:“天无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2)材料二与近代日本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有关,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为什么要“前去日本谈判”?谈判的结果是签订了什么条约?请举出这个条约有关割地的内容。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3)材料三中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最能体现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延”的条款是什么?

(4)概括出材料一和材料二这两个条约内容的相似之处。

(5)综合以上材料,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