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放            、福州、厦门、         、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     ;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   清政府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                   、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款白银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请回答:

(1)请将上述材料的内容补充完整。

(2)写出上述材料分别是哪个条约的内容。

(3)上述三个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什么重大影响?

 

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 西方侵华史

B. 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 中国人民探索史

 

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库页岛被俄国割占

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③② D. ③②①④

 

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A. ①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④⑤⑥

 

他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面对沉重的民族灾难,他发出了“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感慨;变法失败后,他在狱中题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刑场就义前,他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是  (      )

A. 胡适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康有为

 

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告,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怀着优国优民的爱国情感,认为只有进行社会改革,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他们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探索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下面是“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的漫画。请问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情形出现(      )

A. 《南京条约》之后    B. 《北京条约》之后

C. 《马关条约》之后    D. 《辛丑条约》之后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辑冲重国,万火丛中呼杀破。”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邓世昌    B. 李鸿章    C. 林则徐    D. 关天培

 

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建海军                       ④废除科举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一位记者在采访一位农民时间道:“目前,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农民说:“我的心愿与洋务运动后期提出的口号一致。”这位农民的心愿是(      )

A. 自强    B. 求富    C. 求知    D. 自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化改新前夕,上自王族,下至豪强,不但占领“国县山海林野池田”,贫民百姓无立足之地,大批劳动力成为王族、豪族等有势之家的私有民。豪族之间互相争战,自立为强,并且藐视大王和朝廷,自己修筑宫殿、园陵,进调赋税时,首先满足自己,然后再向朝廷进调

——《日本书纪》

材料二  607年,日本政府决定派遣隋使,恢复与中国断绝一个多世纪的国交。日本先后派遣隋使4次,派遣唐使19次。

材料三  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在中央,废除官职终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

材料四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转为国有。国家按人口对六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部民获得了渴望已久的土地。获得土地的部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述大化改新的背景。

(2)依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大化改新的意义及给我们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写道:“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同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材料二  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起庄园,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和统治,豪强建立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道是日本军事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对以后日本的发展影响深远。

材料三  幕府政治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间经过室町幕府及分裂的战国时代,到1603年,德川家康重新建立了统一的武家政权江户幕府。1867年,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时代宣告结束。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是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武士效忠的对象。

(3)材料三中的“幕府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日本的12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被称为幕府统治时期,是因为(  )

A. 天皇、将军、武士构成了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

B. 幕府将军把持国家大权,天皇成为虚君

C. 天皇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D. 统治者在幕府议政

 

12世纪晚期,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开启幕府统治的是(  )

A. 德川家康    B. 孝德天皇

C. 源赖朝    D. 德川庆喜

 

古代日本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  )

A.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 庄园的形成与壮大

C. 幕府政治开始

D. 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

 

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

A. 天皇掌握了实权

B. 引进中国先进制度

C. 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D.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争战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也不断反抗。此时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于是天皇决心实行改革。此则材料反映的是(  )

A. 大化改新的背景    B. 大化改新的内容

C. 大化改新的性质    D. 大化改新的影响

 

《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第一次统一“百余国”的是(  )

A. 大和    B. 高丽

C. 琉球    D. 本州

 

合作探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为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九年级(1)班李老师组织同学们对“东西方上古文明”进行活动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比较学习——体会和平发展)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东西方文明成就的代表,请你根据类别进行分类。

①《汉谟拉比法典》②种姓制度③雅典民主政治④《掷铁饼者》⑤分封制

⑥狮身人面像⑦佛教⑧《十二铜表法》

东方文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方文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图片解读——感知历史人物)

(2)根据两幅图片,任选其一进行人物简介。

任务三(图表再现——增强时空观念)

世界早期文明分布图

(3)根据上图,分别写出A、B、C、D所代表的文明古国,并写出其地理位置上的相同点。E代表的是哪一文明?其典型代表有哪些?

任务四(联系史实——构建事件联系)

(4)人类文明因素众多,其中地理环境尤为重要,请任选一个史实加以说明。

任务五(联系现实——感悟人类文明)

(5)完成探究任务后,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古人类创造了辉煌的上古文明。认真阅读并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写出四大种姓的名称、隶属阶级。

(2)写出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属于哪一文明。

(3)分别写出材料三两幅图片中的建筑的名称,写出图(d)的历史地位。

(4)谈谈你对古代文明的看法。

 

人类文明源远流长,伴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人类进入文明社会。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建造了闻名世界的金字塔。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1798—1801年,埃及受到法国殖民统治;1882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22年,获得独立;1952年,纳赛尔领导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1)根据材料一,写出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写出该文明出现的地理位置与流域。

材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示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石柱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制定与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的文明古国与颁布者。写出该法典的历史地位。

材料三  希腊被视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文明最早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世纪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前5世纪发展到鼎盛。公元前146年,希腊并入罗马帝国,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帝国统治。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1832年建立希腊王国,1974年通过全民公投改为共和制。

(3)根据材料三,写出希腊文明的历史地位。根据材料概括出希腊简史。

 

观察下图,运用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A)写出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用辩证法对该事件进行评价。

(2)结合图(b)以及所学知识,概括出罗马的大事年表。

罗马大事年表

             

             

             

             

             

(3)亚历山大帝国和古代罗马有何相同点?

(4)谈谈如何对待不同区域的文明。

 

古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以宏伟壮丽、经久实用著称,为西方建筑艺术提供了模仿与借鉴的范本。其中,希腊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作是

A. 狮身人面像

B. 帕特农神庙

C. 罗马万神庙

D. 君士坦丁凯旋门

 

2世纪,一位作家说:“罗马已经成为一个城堡,将世界上所有民族都视为其村民。”这是因为当时的罗马

A. 建立了完善的共和国制度

B. 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C. 击败迦太基后称霸地中海

D. 征服了世界上所有的民族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果要研究它们的内容及影响,下列哪一标题最能体现其主要特点

A. 战争“龙卷风”

B. 铁蹄狂潮

C. 一个人与一个帝国

D.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什么是民主》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这说明公民大会

A. 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B. 保证全体居民的权益

C. 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    D. 拥有雅典最高司法权

 

公元前443年,伯里克利成为雅典首席将军,继续推行民主改革,这一年距今为(2018年)

A. 1571年

B. 1572年

C. 2460年

D. 2458年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