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工农红军长征展开“主题学习活动”。 (1)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长征的经过。请任选一副图,用一句话对它进行介绍。(1分) (2)根据上题,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2分) (3)红军长征途经了许多地点,除上图的几个地方外,还在一个地方召开了长征途中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请问:会议的名称是什么?(1分)它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3分) (4)请联系自己,谈谈怎样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1分)
在老师的指导下,历史小组围绕“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学习主题,通过搜索,整理,分析资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 (1)下图是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请将图中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 ;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④.属于新文化时期的是 ; (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2分) (3)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2分)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必须建立人民政权 C.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胡锦涛总书记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 A.井冈山根据地 B.陕甘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下列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 A.黄浦军校 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他们应该去的城市是: ( ) A.南京 B.广州 C.上海 D.遵义
下面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影片的宣传画,你认为以下选项中最符合这一片名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
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 ) A.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哪一运动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 A.公车上书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 的。这里的“胜利”是指(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中华民国 C.打倒了帝国主义 D.改变了中国命运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老子拉下马!”,你认为真正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戊戌政变时,慷慨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派人物 ( )
A B C D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2009年4月23日下午,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位于青岛的海军博物馆,为配合这一活动,举办主题为走进海军博物馆的展览(见图),中国海军的近代化历程,你认为应该从哪一事件开始(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历史兴趣小组为下边三幅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 )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该诗描写的是一位西行将军收复新疆的事迹。请问这位西行将军是(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李宗仁
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从6月3日开始,历史上这一天,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关天培
西方报刊发表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面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此评论是针对( ) A大连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 C日本对朝鲜人民的大屠杀 D日本对台湾人民的大屠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A.取得协定关税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英军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B.说明中国人民不勇敢,惧怕竹枪火炮 C.竹枪比火炮有较大危害 D.因为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B.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C.保护鸦片正常贸易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其夸张的手法,简洁的笔锋,丰富的寓意,展现着社会主题,让人们在幽默中深思。阅读下列漫画回答历史问题。 (1)读图一,这是一幅以“新航路开辟”为主题的漫画,从中可知:(4分) ①最早开辟新航路的两个国家是 和 。 ②该漫画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对欧洲历史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图一:财富流西葡 图二: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 图三:讽刺达尔文的漫画 (2)图二漫画展现的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夕阶级矛盾激化的社会主题。请回答:(4分) ①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其主要领导人是 。 ②农民这种悲惨状况是通过大革命期间颁发的什么文件得以改善的?该文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观察图三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分)达尔文为什么会被有些人攻击和讽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图一是英国在1989年,为纪念一部重要法律文献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的名称是什么?这部文献确立起了什么制度?这—制度的特点是什么?(3分) (2)图二纪念章中被称为“美国之父”的第一任总统是谁?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人物?(2分) 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美国、日本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令的狂潮。
亚历山大二世 林肯 明治天皇 (3)材料二中的三个人物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3分)上述三个事件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2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变化图 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爱迪生说:“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请回答: (1)请分别找出与材料一、二图示所反映的变化对应的相关因素。(将字母填写到答题纸对应空白横线处,4分) 材料一: 、 ;材料二: 、 。 A.内燃机 B.蒸汽机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对人类生活、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2分) (3)爱迪生被誉为什么?他一生发明近2000项,其中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2分) (4)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跨入什么时代?(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