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提取材料的要点,整合为一个单句,为“太阳能窗系统”下定义。 ①太阳能窗系统可有效...

提取材料的要点,整合为一个单句,为“太阳能窗系统”下定义。

①太阳能窗系统可有效满足一幢建筑的供热、制冷和照明需求。

②它运用了最新开发的太阳能科技,将阳光热能转化为可贮存的能量。

③这一系统设计成遮阳天窗的形式,既可以在新建筑中也可在旧建筑中加装。

④太阳能窗系统是一种新型能源设备。

 

太阳能窗系统是一种运用最新太阳能技术,可满足一幢建筑供热、制冷和照明需求的遮阳天窗形式的新型能源设备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下定义”的把握。首先应明确下定义的模式,一般为“……是……的……”;然后确定主干句,应是第四句“太阳能窗系统是一种新型能源设备”;再把其他句中重复的内容删去,按照一定的顺序塞入主干句中,充当修饰成分即可。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牢记一个公式,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差别),“邻近属概念”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走好三个步骤,第一步:提取“邻近属概念”,下定义时,首先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邻近概念。邻近概念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隐含在所给材料中,要考生自己去找出来;一种是提取的属概念中没有现成的属概念,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属概念。第二步:寻找种差,就是寻找那些属于邻近属概念的信息点。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第三步:整合成单句。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结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公式。要注意这些属性组成的种差是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确定陈述语序,合理排序。确定陈述语序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所给种差的材料,寻找其中的陈述线索,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隋宫:指隋炀帝杨广为游乐而修建的江都宫等,故址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此外尚有隋苑。紫泉:即紫渊,为避高祖李渊之讳,而改“渊”为“泉”。此处又以紫泉宫殿借指隋炀帝的长安宫殿。锁烟霞:即烟锁宫殿,任其冷落。

1.首联中一个“锁”字意蕴丰厚,请结合诗句作简析。

2.清代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评价颈联说:“幸在象外,活极妙极,可谓绝作。”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一联的艺术特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南朝诗人徐陵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关山月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1.有人说,此诗的三四句委婉别致,尤为动人,请简析这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5分)

2.“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联系全诗,说说诗人的追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拳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①要欲:好像。②了自:已经明了。③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也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相反,这两句诗是“               ?”

(2)写出陶渊明《归园田居》渴求摆脱官场,向往回归农村的两个对偶句:              

(3)“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高适者,渤海蓚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镏荨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宰相李辅国恶适敢言,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

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吏制繁冗,百姓劳敝,适论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后梓州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于璋,斩之。玄宗感其洞明,以黄门侍郎严武代之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适止轻车诣任,食邑皆封还。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旧唐书·高适传)

1.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右相李林甫擅权,于文雅    薄:轻视

B.监军李大宜不军务            恤:顾及

C.西蜀中,避其虿毒            幸:帝王到某地

D.李辅国恶适敢言,于上前      短:缺点

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高适“窥察洞明”的一组是(     )

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

②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

③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

④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⑤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

⑥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

A.①②⑥     B.②⑤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适小时候家境贫寒,靠乞讨为生,二十岁才关注诗歌创作。所写诗歌以气质自我欣赏,为时人传诵,后被人推荐,但当时专权者李林辅不重视文才,高适愤然离开。

B.安禄山反叛时,高适征讨哥舒翰,哥舒翰让他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于是他又辅佐哥舒翰,在哥舒翰兵败后谒见玄宗陈述兵败原因,玄宗接受了他的意见。

C.皇帝让各个皇子分被镇守地方,高适曾极力劝阻,但未被采纳,后来永王李璘起兵造反,肃宗召其商量,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让他领兵平定叛乱。

D.高适做蜀州刺史时,对玄宗时代就设置多个节度史的现象表示反对,认为这既让蜀地百姓劳累,又给中央政权制造了隐患。

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

(2)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

(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