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由于电子的动能减少,所以原子总能量减少

C. 14半衰期为5730年,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碳14含量只有活体中的,则此遗骸距今约有17190

D. 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C 【解析】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错误;可按库仑力对电子做负功进行分析,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场力对电子做负功;故电子的动能变小,电势能变大(动能转为电势能);由于发生跃迁时要吸收光子,故原子的总能量增加,故B错误;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的含量只有活体中的,说明经过了三个半衰期,则此遗骸距今约有3×5730年=17190年,故C正确;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的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30°的固定斜面上,导轨下端接有定值电阻R=10Ω,导轨自身电阻忽略不计。导轨置于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5T。将一根质量为m=0.1kg、电阻可不计的金属棒ab在导轨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金属棒沿导轨下滑(金属棒ab与导轨间的摩擦不计)。设导轨足够长,导轨宽度L=2m,金属棒ab下滑过程中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当金属棒沿导轨下滑的高度h=3m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值。此过程中(g=10m/s2),求:

(1)金属棒ab达到的最大速度vm ;

(2)该过程通过电阻R的电量q;

(3)该过程中电阻产生的热量Q.

 

查看答案

静止于匀强磁场中的核,受到一个速度大小为,方向垂直于匀强磁场的中子的正碰而发生核反应,其核反应方程为:,若测得核的速度大小为,方向与中子原方向相同,求:

(1)核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反应后两核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

(3)画出两核的运动轨迹。

 

查看答案

质量为m的物体,在高度为h ,倾角为 α 的光滑斜面顶端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试求在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物体所受的重力、斜面支持力以及合外力对物体产生的冲量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线圈abcd的面积是0.05 m2,共100匝,线圈电阻为1 Ω,外接电阻R=9 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当线圈以300 r/min 的转速匀速转动时,试求:

(1)从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开始计时,写出线圈中感应电流瞬时值表达式

(2)电路中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3)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a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

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⑤把滑块2(带橡皮泥)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⑥先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滑块1带动纸带运动,且与

滑块2碰后一起运动。

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理想的纸带如图b所示;

⑧测得滑块1的质量为310 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 g.

(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计算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前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试说明(2)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