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

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 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M 与触头瞬间分开, 第1 个小球开始下落,M 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 个小球.当第1 个小球撞击M 时,M 与触头分开,第2 个小球开始下落…….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A.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

B.实验前应将M 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

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 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

D.手动敲击M 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 =1980 m10 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 =65 s.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______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

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Δt 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Δt,这导致实验误差较大。 为此,他分别取高度H1H2,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1T2.他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消除Δt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请推导说明.

 

(1)BD (2)9.4 (3)增加小球下落的高度;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可) (4)可以消除Δt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推导过程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电磁铁的作用是利用其磁效应来吸住铁球的,电路的通断是靠敲击或小球撞击M来实现的,则电源用直流电也可以,故A项错误;为了能让小球准确敲击到M,则实验前应将M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以便能及时断电,故B项正确;为了考虑实验的精确性,测量小球下落的高度时应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再减去小球的直径,故C项错误;从第一个小球开始下落时刻开始计时,即手动敲击M的时,故D项正确。本题答案选BD。 (2)设每个小球下落时间为t,则,由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得,注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值。 (3)要想减少误差,可以增加小球下落的高度,以延长下落的时间,从而减小测量下落时间而造成的误差;还可以多次试验,取平均值,以减少偶然误差等。 (4)由和可得,因此可以消去的影响。 考点: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 【名师点睛】对于实验问题一定要明确实验原理,并且亲自动手实验,熟练应用所学基本规律解决实验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将量程为200μA、内阻为500Ω的表头μA改装成量程为1mA和10mA的双量程电流表,设计电路如图(a)所示。定值电阻R1=500Ω,R2R3的值待定,S为单刀双掷开关,A、B为接线柱。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a)在图(b)中将实物连线;

(2)表笔的颜色为      色(填“红”或“黑”

(3)将开关S置于“1”挡时,量程为      mA;

(4)定值电阻的阻值R2=      Ω,R3=      Ω。(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5)利用改装的电流表进行某次洞里时,S置于“2”挡,表头指示如图(c)所示,则所测量电流的值为    mA。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边长为L、不可形变的正方形导线框内有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Bkt(常量k>0).回路中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R0,滑动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中央,定值电阻R1R0.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U,不考虑虚线MN右侧导体的感应电动势,则(  )

A. R2两端的电压为    B. 电容器的a极板带正电

C. 滑动变阻器R的热功率为电阻R2的5倍    D. 正方形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kL2

 

查看答案

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 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C. 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D. 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查看答案

在半导体离子注入工艺中,初速度可忽略的磷离子P和P3,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有一定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如图所示.已知离子P在磁场中转过θ=30°后从磁场右边界射出.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时,离子P和P3(  )

A. 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1    B. 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

C. 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之比为12    D. 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13

 

查看答案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 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环流假说

C. 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 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