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阅读《木兰诗》,完成下面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当户理红...

(一)阅读《木兰诗》,完成下面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当户理红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旧时裳______

(3)气传金柝_________

(4)雌兔眼迷离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六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4.“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几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表现了木兰___________的性格。

5.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6.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1.(1) 女子的艳丽装束(2) 穿(3) 北方(4) 眯着眼 2.(1) 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财物。 (2) 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怎么能分辨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3.表达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4.对偶当机立断 5.扑朔迷离。原指分辨不清雄雌男女,后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识别。 6.拟声词“霍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著”:穿。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2.试题分析: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策勋”“强”“走”“安”等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试题分析:考查动词的表现力。“开”“坐”“脱”“著”“理”“贴”这6个词的表达作用:木兰多年女扮男装之后终于可以还原女儿身的的复杂的心情 以及回到家乡看到旧物之后对往日的怀念及安全返回家中重新生活时激动的心情。从木兰诗看来,木兰具有朴素善良、骁勇刚强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歌颂了她深明大义、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不慕荣利的崇高品德,充满了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 4.试题分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运用的是典型的对偶的修辞手法。作用表现了木兰当机立断的性格。表现了木兰勇敢坚毅的英雄风范和极其有孝心的性格特点。 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成语的积累。可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提取“扑朔”“迷离”,组成“扑朔迷离”这个成语。意思,原指分辨不清雄雌男女,后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识别。在诗中义,扑朔:乱动。迷离:眼睛半闭。难辨兔的雄雌,分辨不清雄雌男女。 6.试题分析:赏析诗句。可抓住关键词“霍霍”来分析。磨刀霍霍,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在这里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是中华民族“孝文化”的具体体现。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要践行这种传统美德,并将其发扬光大。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午12点多,趁着午间休息,简阳市三岔中学17岁的叶富源,背起爸爸叶春柏在学校附近的小路上散步。阳光透过枝丫,照在两人的笑脸上,仿佛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四年前,一场事故之后,叶春柏高位截瘫。两年后,无法忍受生活压力的妻子离家出走,只剩下一对儿女。姐姐叶东梅在外上大学,为了方便照顾爸爸,弟弟叶富源到三岔中学上高中后,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民房,背着爸爸去上学。尽管每天安顿好爸爸,深夜11点过后才能坐在床上靠着墙壁复习功课,但叶富源的成绩却很优秀,经常考到年级第一名。父子俩对未来充满希望:“熬过这几年,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1)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富源的事迹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下面是三位网友发帖的内容,请你以“热爱生活”的网友身份跟帖,写几句赞美、鼓励的话。要求不少于3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书虫:养育恩,不能忘。亲情浓于水,孝心感天地!相比那些忘恩负义的人,你是巨人!相信困难是暂时的,祝愿你们一家幸福!

读来读去:感念爱,懂得爱。好娃娃,想捐钱给你!

观天下:不懈的努力,点燃亲情的颂歌,一路的跋涉不仅担起了一个家庭,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而且树立了品学兼优、自强自立、坚强乐观的典范。叶富源,你的奋斗感人至深!

热爱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木兰替父从军成为了一段历史佳话,人们以各种形式歌咏她,下面是有人为她拟写的一副对联,请你把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胜战归朝富有女儿情怀

横批: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夸张地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夸张的语言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明成语“扑朔迷离”出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对偶,突出了木兰的忧虑)

B.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

C.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写出了操办的急切,渲染了紧张气氛,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

D.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对偶,突出战事紧急)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双兔傍地(______)

A.马观花 B.茶味了C.车刚 D.亲戚

(2)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能辨我是雄雌(______)

A.坐立不 B.敢如此C.的什么心 D.个头衔

(3)木兰户织(______)

A.捷报飞来纸钱 B.着大家谈一谈 C.他会家 D.旗鼓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