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认识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下列哪一项治...

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认识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下列哪一项治国措施最能直接体现这个观点

A. 选用良臣,提高行政效率    B.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C. 简法轻刑,重新修订法律    D. 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B 【解析】试题本题考查唐太宗治国措施,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题干“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意思是说做为君王(领袖),必须在心里(和行为上)先有百姓,唐太宗治国措施中最能直接体现这个观点的是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故应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学。”文中的“此法”当指

A. 独尊儒术    B. 文官制度    C. 中央集权    D. 科举取士

 

查看答案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 秦隋宋    B. 秦隋元

C. 秦元明    D. 隋元明

 

查看答案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它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

(栏目二)伟大的发明创造“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个板印刷,一板已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栏目三)光辉的科技巨著

(1)栏目一的两段材料分别介绍了我国古代哪两项建筑?

(2)栏目二材料中描述的是哪一项科技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

(3)分别写出栏目三中两幅图片人物的代表性著作。

(4)综合上述三个栏目内容及相关问题,你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三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1)制作表格是我们中这生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之一,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中国反抗侵略的事件

反侵略斗争所起到共同作用

遭到日本侵略

 

 

遇到荷兰侵略

 

遭到沙俄侵略

 

 

 

(2)在反击沙俄侵略后,中俄双方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签订了什么条约?

(3)结合材料谈谈作为中学生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查看答案

通过交往,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朝初年,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举出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的两例史实?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3)明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有何历史意义?

(4)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复杂多变。根据以上历史事件给你的启示,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处理与外国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