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三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1)制作表格是我们中这生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之一,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中国反抗侵略的事件

反侵略斗争所起到共同作用

遭到日本侵略

 

 

遇到荷兰侵略

 

遭到沙俄侵略

 

 

 

(2)在反击沙俄侵略后,中俄双方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签订了什么条约?

(3)结合材料谈谈作为中学生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 (2)(尼布楚条约》 (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或面对国家危难之时,应挺身而出(意思对即可) 【解析】(1)依据“遭到日本侵略、遇到荷兰侵略、遭到沙俄侵略”,结合课本所学,明朝时期,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清朝前期,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攻打雅克萨,迫使俄军投降,签订了平等的划界条约。这三次反侵略斗争的共同作用是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 (2)依据课本所学,康熙帝于1685年和1686年组织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重创俄军,迫使沙俄同意通过谈判来解決两国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两国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肯定了我国黑龙江和乌苏里河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3)依据前面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时,中国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三次英勇斗争,他们毅然站起来反抗侵略、反抗压迫,誓死和祖国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保卫国家主权的重要性,这启示当代青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国家危难之应挺身而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通过交往,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朝初年,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举出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的两例史实?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3)明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有何历史意义?

(4)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复杂多变。根据以上历史事件给你的启示,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处理与外国的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5%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报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1)根据材料一,分析北宋时期南北方人口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2)依据材料二,从中可以分析出我国古代经济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两点)

 

查看答案

看图学史:

(1)图一的人物是谁?他在位期间虚心纳谏,被他称为自己的”镜子”的人是谁?

(2)图二的人物是谁?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度,由她亲自面试考生当时被称为什么?

(3)图三中唐玄宗在位时唐朝国力达到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他们三位人物在治国措施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查看答案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我国明清时期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中华文明的勃兴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民族政权的并立与融合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查看答案

马克思曾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造成中国“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实行( )

A. 君主专制制度    B. 闭关锁国政策

C. 重农抑商政策    D. 休养生息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