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看图学史: (1)图一的人物是谁?他在位期间虚心纳谏,被他称为自己的”镜子”的人...

看图学史:

(1)图一的人物是谁?他在位期间虚心纳谏,被他称为自己的”镜子”的人是谁?

(2)图二的人物是谁?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度,由她亲自面试考生当时被称为什么?

(3)图三中唐玄宗在位时唐朝国力达到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他们三位人物在治国措施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1)唐太宗(李世民)魏征 (2)武则天股试 (3)开元盛世 (4)重视发展生产;重视人才,任用贤才;改革内政;完善科举制等 【解析】(1)根据图一“贞观之治”可知人物是唐太宗。结合课本所学,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治国措施,使得国家政治清明、军事发展、社会安定、思想文化繁荣、国力日益强大、民族关系缓和、中外友好往来增多。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任用大臣房玄龄、杜如晦为宰相,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受到唐太宗的器重。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2)依据图二人物女皇,文字“贞观遗风”。可知图二是女皇武则天。结合课本所学,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创新科举制度,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故而历史上充分肯定了她的统治,史称“贞观遗风”。 (3)依据课本所学,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4)依据课本所学,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他们都重视农业发展、重用人才、励精图治;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都是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发展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我国明清时期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中华文明的勃兴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民族政权的并立与融合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查看答案

马克思曾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造成中国“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实行( )

A. 君主专制制度    B. 闭关锁国政策

C. 重农抑商政策    D. 休养生息政策

 

查看答案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 设立特务机构

B. 实行八股取士

C. 制造文字狱

D. 设立军机处

 

查看答案

随着清朝政府对全国控制范围的不断扩大,皇权加强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一趋势在雍正帝时的表现是设立了

A. 议政王大臣会议

B. 军机处

C. 枢密院

D. 节度使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序号

朝代

相关史实

A

元朝

设立宣政院

B

清朝

历代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C

清朝

设置驻藏大臣

D

清朝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