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通过交往,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通过交往,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朝初年,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举出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的两例史实?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3)明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有何历史意义?

(4)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复杂多变。根据以上历史事件给你的启示,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处理与外国的关系?

 

(1)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2)变化: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发展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原因: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发展,造船工艺进步;政府实行积极的航海贸易政策;北方民族政权并立,战事纷争。 (3)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士完整的基础上,平等互惠,互相学习,加强各国间的友好交往。(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依据题干“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结合课本所学,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当时东渡日本的风险很大,鉴真屡受挫折,出生入死,甚至双目失明,但他仍继续努力,第六次终于成功。在日本十年,鉴真传授佛经,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玄奘回到长安后,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根据材料二“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发展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结合课本所学,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发展,造船工艺进步;政府实行积极的航海贸易政策;北方民族政权并立,战事纷争,南方社会安定。 (3)依据课本所学,依据课本所学, 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4)依据题干:我国应该处理与外国的关系围绕着与各国和平共处等方面回答。如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平等互惠,互相学习,友好交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5%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报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1)根据材料一,分析北宋时期南北方人口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2)依据材料二,从中可以分析出我国古代经济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两点)

 

查看答案

看图学史:

(1)图一的人物是谁?他在位期间虚心纳谏,被他称为自己的”镜子”的人是谁?

(2)图二的人物是谁?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度,由她亲自面试考生当时被称为什么?

(3)图三中唐玄宗在位时唐朝国力达到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他们三位人物在治国措施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查看答案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我国明清时期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中华文明的勃兴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民族政权的并立与融合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查看答案

马克思曾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造成中国“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实行( )

A. 君主专制制度    B. 闭关锁国政策

C. 重农抑商政策    D. 休养生息政策

 

查看答案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 设立特务机构

B. 实行八股取士

C. 制造文字狱

D. 设立军机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