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yǚ)偻        (wěng)郁        河(fù)头        少不(gēng)事

B. (qiú)水        (dāng)真        后脖(gěng)        疾首(cù)额

C. (zhuǎn)弯        平(zè)        (jiàn)奏        (wán)绔子弟

D. (mái)怨        (jiē)实         (méng)住眼        妄自(fěi)薄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书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歌在当时风糜了全国,清新凝练而又意味深长的用语,唱得年轻人心里十分熨帖。

B. “一带一路”建设需各方协作,消除融资壁垒,吸引多方资金投入并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C. 野外求生课上,饥肠漉漉的学员们聚焦在简易庇护所周围,绞尽脑汁商量如何搜寻食物。

D. 在上海都市圈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上海人纷至踏来,涌入嘉兴,致使嘉兴房价连连上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对一个想要学习诗词格律的人来说,弄懂“平仄”和“用韵”是一条准确而      快速的途径。

(2)在考试中,我反复      最后一道题的解法,但没有头绪,不由得很紧张,握笔的手都颤抖了。

(3)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      大自然中却几乎找不出两朵完全相同的,因为总有畸形的地方。

A. 简捷        琢磨        然而    B. 简洁        琢磨        所以

C. 简捷        捉摸        所以    D. 简洁        捉摸        然而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眼球效应时代,“微信拉票”成为提高关注度的屡试不爽的法宝,成了一些商家提高知名度的首选。

B. 国际人权治理,需要的是来自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建设性的正能量,应摒弃的是美国颐指气使的老做派。

C. 英超联赛刚结束,英国最彻特城竞技场就爆出耸人听闻的恐怖袭击,巨大的爆炸声让人们惊异疏散。

D. “中国诗词大会”各季的比赛都已经顺利完成,社会反响强烈,这离不开中央电视台瞻前顾后的周密安排。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严密监测经济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把风险和困难降到最低,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B. 姚明出任中国篮协主席之后,利用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体,征求广泛的公众建议,积极为篮球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C.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不断加强政策引领,在平台搭建、资金扶持、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良好的保障。

D. 通过对吃粽子、赛龙舟、挂蒿草、喝雄黄酒等端午习俗的共同品味传承,使炎黄子孙浓浓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以下这段文字画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村道旁、树荫下,            ;长弄里、街梢头,            ;商邑中、闹市处,           

①江南乡村粗茶淡饭的日子因此有了一份知足的踏实和依靠

②朱漆的井栏护立诸多大小不一的水井

③江南古镇荣辱不惊的岁月藉此平添几许鲜活的滋润和热闹

④粗朴的麻石围起一圈圆圆的土井

⑤江南旺埠车马川流的繁华仗此更具踌躇的厚实和轩昂

⑥凉润的青砖砌出一口悠悠的老井

A. ②③⑥①④⑤    B. ④③⑥①②⑤    C. ②①④③⑥⑤    D. ④①⑥③②⑤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声高亢明亮,诉说着故事,歌唱着生活,让每个人闻之心悦。

B. 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预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

C. 层层梯田映着水光,大者如曲池,小者如镜,仿佛在天地间溢满秋水的眼睛,光粼粼,亮闪闪,熠熠生辉,令人过目难忘。

D. 翠翠日夜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有着随时皆可举步入深山的神气。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孩子,别哭,再哭,我就给你扎出血来了!”(护士哄孩子)

B. “我在餐厅遗失了《论语》,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失物招领)

C. “日前欣闻敝校百年校庆,却因事不能躬临,为歉!”(校友请假)

D. “既然你这么真诚客气,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接受朋友礼物)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屈原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B. 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对此他父母很担忧。

C. 讲坛上,袁隆平用流利的英语宣读了论文“中国杂交水稻育种”,并进行了答辩。

D. 人们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是指不虚情假意;忍,是指不针锋相对。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卒见相如

A. 使来者读之,予志焉    B. 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C. 安能豪杰之流    D. 函陵,秦军氾南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    B.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C.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D.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大王来何操

A.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B. 君亲其谓予何

C. 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D. 轻重固何如哉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下列文言语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元军方请我方主持国事的人相见,大家认为我走一趟是可以解除国家祸患的。

B.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

C.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这是灭亡了的秦朝的延续罢了,我私下认为大王不会取得成功的!

D.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大家)全力向西进军,那么我恐怕秦国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虚实之间

我国史书写作传统中本有所谓“实录”之说,谓作史者应甄录事实,据实而书。现代许多讲史学的人,视此为金科玉律。却不知此仅为一偏之见。怎么说呢?史本有重口说与重文录之别。谓史应记实事者,书写文录之史学传统才会这么说。如果是口说传统,则根本无此要求。不但无此要求,甚至还会认为历史可以完全与事实无关,只是寓言。

《左传》家征实,主张史就是据事直书。《公羊》家则说《春秋》或其他史书多是寓言,未必真有其事。清章太炎《读太史公书》曾力攻以史书为寓言之说,云:“甚矣,曾国藩之妄也。”其言曰:‘司马迁书,大半寓言。’史家之弊,爱憎过其情,与觏观失实者有之,未有作史而横为寓言者也。……若寓言者,可以为实录哉?”(《文录续编》卷二之上)实则以寓言者并不止曾国藩一人,康有为《春秋董氏学》、崔适《史记探源》都曾阐发史为寓言之义。因此我们只能说这是两种史观的对诤。

口说者旨在发明文外隐曲,文字本非所重,更不必执着。文录者,谓史为史事之记录,必须确实不虚,因此两者分疆,颇不相侔。后世史书写作传统,较偏重于“以文字记录事实”这一思路,则是理势所必至的。

在小说中,也发生了这种差别和争论。由于小说本属口说系统,稗官野史,虽或亦录诸文字,但巷议街谈、道听途说,本不以征实为其宗旨,文字记录,也不被视为“定本”,依据某一记述,可以再不断讲说谈论演申传述下去。宋元“话本”以及后世所谓“演义”,就很清楚地在名称上揭示了这种性质。然而,文字系统也在小说中出现之后,便开始有人以征实的要求来检视小说了。

晋隆和(263年)中,有处士河东裴启,撰汉魏以来迄于当时言语应对之可称者为《语林》,颇为流行,然因记谢安语不实,为安所诋,书遂废。又,晋王嘉《拾遗录》十卷,有萧绮序,言书本十九卷,二百二十篇,绮“删繁存实”,合为一部,凡十卷。这都是在小说中要求记实之例。后世讲史演义,更是在这一点上备受批评。站在书写传统立场上发言的学者文人及史家,一致抨击小说叙述虚饰不安、添油加醋、捕风捉影,认为史书写作就应该是征实求真的。“历史又不是小说”,“历史小说或传记文学,可能太偏于文学而失真,所以不能等同于历史记载”,史学家们总爱这么说。

这样的争论,在现今史学界实在意义非凡。因为历史究竟是真实抑或虚构的争议,也正发生在当前史学界中,而其中也涉及了“叙述”的问题。

(摘自龚鹏程《文化符号学——中国社会的肌理与文化法则》,有改动)

1.根据文意,下列有关“实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期以来被史学界认为是金科玉律的“实录”之说是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的。

B. 主张实录的历史学家重视文录,认为作历史应该记录实事,必须确实不虚。

C. 章太炎批评《史记》中的作品大多是“寓言”,说明他是秉持实录史观的。

D. 后世史书较偏重于“以文字记录事实”是和实录传统史书叙事发展相关的。

2.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左传》家重视口说,认为就是据事直书,要记录历史上发生的实事;《公羊》家重视文录,认为历史多是寓言,未必真有其事。

B. 小说原来属于口说系统,本来也不是为了记录真实发生的史事,后来逐渐具备了征实的特点,文字记录也逐渐被人们视为“定本”。

C. 宋元的“话本”,可以依据一定的文字底本不断讲说谈论演申传述下去;后世的“讲史演义”,则是在话本的基础上增强小说的纪实性。

D. 学者们认为,历史不能等同于小说,我国写史传统强调的是实录,而小说叙述不免有虚饰不实之处,这反映了这些学者的书写传统立场。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下列对宋诗《初到黄州》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注释]①为口忙:既指因言获罪,又指为谋生糊口。②逐客:贬谪之人。③员外:定额以外的官员。④水曹部:隶属水部的郎官。⑤压酒囊:压酒滤糟的布袋。

A. 首联以自嘲的态度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荒唐”看似轻松,却含难言自伤之情。

B. 颔联以“知”“觉”二字真实写出品尝到“鱼美”“笋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C. 颈联中以“不妨”“例作”将古今诗人进行自喻,牢骚中兼带诙谐,展现作者个性。

D. 尾联用“压酒囊”来画龙点睛,平和中见锋芒,刻画出初到黄州时的复杂矛盾心绪。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乏困,君亦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亦去之。

(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必退                    师:军队

B. 又欲肆其西                封:边邑

C. 秦伯,与郑人盟            说:同“悦”,高兴

D. 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假如)没有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君知难也    B. 行李之往来,共乏困

C. 所与,不知    D. 还也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也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B. 文中佚之狐的话,既可看出他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又可以看出他对秦、晋、楚三国形势的深入分析。

C. 作为小国使臣,烛之武在说辞中巧妙表现出处处为秦国着想,步步深入,层层逼进,具有很强说服力。

D. 文章展现了烛之武在国家存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的品质,这正是左丘明秉承“春秋笔法”希望褒扬的精神。

 

五、其他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请将下面文学常识补充完整。

描绘了风光秀丽的湘西图景、讲述了翠翠的爱情悲剧的作品是作家_______写的中篇小说《_______》。

 

六、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根据要求默写。(任选4题作答)

(1)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2)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_____________                (张溥《五人墓碑记》)

(3)泪眼问花花不语,_____________                            (欧阳修《蝶恋花》)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一句用借喻的手法写出赤壁一带波涛汹涌、浪花无数的壮观景象。

(5)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到齐国灭亡的主要原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只见一个丫鬟来回:“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携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的抱厦厅,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后有一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室。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他来,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他说就是了。”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便是贾母的后院了。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贾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1.结合文意,说说文中加点的两个“忙”字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2.贾府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其环境有什么特点?请结合选文作分析。

3.选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来体现?请简要分析。

 

八、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20.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匆匆,岁月会在我们身上留下痕迹,往事会在我们心上留下痕迹。同样,我们每个人也都会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痕迹。有的痕迹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痕迹模糊,转瞬间就已消逝。有的痕迹令人愉悦,有的痕迹让人怅惘……

关于“痕迹”,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请以“痕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7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