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要求默写。(任选4题作答) (1)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

根据要求默写。(任选4题作答)

(1)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2)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_____________                (张溥《五人墓碑记》)

(3)泪眼问花花不语,_____________                            (欧阳修《蝶恋花》)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一句用借喻的手法写出赤壁一带波涛汹涌、浪花无数的壮观景象。

(5)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到齐国灭亡的主要原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1)奈何取之尽锱铢 (2)斯固百世之遇也 (3)乱红飞过秋千去 (4)卷起千堆雪 (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锱铢、斯、嬴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将下面文学常识补充完整。

描绘了风光秀丽的湘西图景、讲述了翠翠的爱情悲剧的作品是作家_______写的中篇小说《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乏困,君亦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亦去之。

(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必退                    师:军队

B. 又欲肆其西                封:边邑

C. 秦伯,与郑人盟            说:同“悦”,高兴

D. 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假如)没有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君知难也    B. 行李之往来,共乏困

C. 所与,不知    D. 还也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也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B. 文中佚之狐的话,既可看出他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又可以看出他对秦、晋、楚三国形势的深入分析。

C. 作为小国使臣,烛之武在说辞中巧妙表现出处处为秦国着想,步步深入,层层逼进,具有很强说服力。

D. 文章展现了烛之武在国家存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的品质,这正是左丘明秉承“春秋笔法”希望褒扬的精神。

 

查看答案

下列对宋诗《初到黄州》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注释]①为口忙:既指因言获罪,又指为谋生糊口。②逐客:贬谪之人。③员外:定额以外的官员。④水曹部:隶属水部的郎官。⑤压酒囊:压酒滤糟的布袋。

A. 首联以自嘲的态度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荒唐”看似轻松,却含难言自伤之情。

B. 颔联以“知”“觉”二字真实写出品尝到“鱼美”“笋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C. 颈联中以“不妨”“例作”将古今诗人进行自喻,牢骚中兼带诙谐,展现作者个性。

D. 尾联用“压酒囊”来画龙点睛,平和中见锋芒,刻画出初到黄州时的复杂矛盾心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虚实之间

我国史书写作传统中本有所谓“实录”之说,谓作史者应甄录事实,据实而书。现代许多讲史学的人,视此为金科玉律。却不知此仅为一偏之见。怎么说呢?史本有重口说与重文录之别。谓史应记实事者,书写文录之史学传统才会这么说。如果是口说传统,则根本无此要求。不但无此要求,甚至还会认为历史可以完全与事实无关,只是寓言。

《左传》家征实,主张史就是据事直书。《公羊》家则说《春秋》或其他史书多是寓言,未必真有其事。清章太炎《读太史公书》曾力攻以史书为寓言之说,云:“甚矣,曾国藩之妄也。”其言曰:‘司马迁书,大半寓言。’史家之弊,爱憎过其情,与觏观失实者有之,未有作史而横为寓言者也。……若寓言者,可以为实录哉?”(《文录续编》卷二之上)实则以寓言者并不止曾国藩一人,康有为《春秋董氏学》、崔适《史记探源》都曾阐发史为寓言之义。因此我们只能说这是两种史观的对诤。

口说者旨在发明文外隐曲,文字本非所重,更不必执着。文录者,谓史为史事之记录,必须确实不虚,因此两者分疆,颇不相侔。后世史书写作传统,较偏重于“以文字记录事实”这一思路,则是理势所必至的。

在小说中,也发生了这种差别和争论。由于小说本属口说系统,稗官野史,虽或亦录诸文字,但巷议街谈、道听途说,本不以征实为其宗旨,文字记录,也不被视为“定本”,依据某一记述,可以再不断讲说谈论演申传述下去。宋元“话本”以及后世所谓“演义”,就很清楚地在名称上揭示了这种性质。然而,文字系统也在小说中出现之后,便开始有人以征实的要求来检视小说了。

晋隆和(263年)中,有处士河东裴启,撰汉魏以来迄于当时言语应对之可称者为《语林》,颇为流行,然因记谢安语不实,为安所诋,书遂废。又,晋王嘉《拾遗录》十卷,有萧绮序,言书本十九卷,二百二十篇,绮“删繁存实”,合为一部,凡十卷。这都是在小说中要求记实之例。后世讲史演义,更是在这一点上备受批评。站在书写传统立场上发言的学者文人及史家,一致抨击小说叙述虚饰不安、添油加醋、捕风捉影,认为史书写作就应该是征实求真的。“历史又不是小说”,“历史小说或传记文学,可能太偏于文学而失真,所以不能等同于历史记载”,史学家们总爱这么说。

这样的争论,在现今史学界实在意义非凡。因为历史究竟是真实抑或虚构的争议,也正发生在当前史学界中,而其中也涉及了“叙述”的问题。

(摘自龚鹏程《文化符号学——中国社会的肌理与文化法则》,有改动)

1.根据文意,下列有关“实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期以来被史学界认为是金科玉律的“实录”之说是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的。

B. 主张实录的历史学家重视文录,认为作历史应该记录实事,必须确实不虚。

C. 章太炎批评《史记》中的作品大多是“寓言”,说明他是秉持实录史观的。

D. 后世史书较偏重于“以文字记录事实”是和实录传统史书叙事发展相关的。

2.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左传》家重视口说,认为就是据事直书,要记录历史上发生的实事;《公羊》家重视文录,认为历史多是寓言,未必真有其事。

B. 小说原来属于口说系统,本来也不是为了记录真实发生的史事,后来逐渐具备了征实的特点,文字记录也逐渐被人们视为“定本”。

C. 宋元的“话本”,可以依据一定的文字底本不断讲说谈论演申传述下去;后世的“讲史演义”,则是在话本的基础上增强小说的纪实性。

D. 学者们认为,历史不能等同于小说,我国写史传统强调的是实录,而小说叙述不免有虚饰不实之处,这反映了这些学者的书写传统立场。

 

查看答案

下列文言语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元军方请我方主持国事的人相见,大家认为我走一趟是可以解除国家祸患的。

B.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

C.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这是灭亡了的秦朝的延续罢了,我私下认为大王不会取得成功的!

D.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大家)全力向西进军,那么我恐怕秦国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