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西省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西周礼制强调: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之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徒(靠近)替远恶而不自知。这说明西周的礼制注重

A. 别贵贱,序尊卑

B. 经国家,定社稷

C. 固宗法,稳分封

D. 明法度,行教化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汉代《盐铁论》称“铁器兵刃,天下大用,非庶众所宜事也”。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迫使南越王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这表明当时汉王朝

A. 垄断战略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B. 重农抑商,打击工商业经济

C. 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

D. 削藩置郡,加强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旧唐书·薛登传》载:“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㩴士。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帝纳李谔之策。”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

A. 打击豪强势力以维护中央集权

B. 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

C. 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大才

D. 提高官员的文化水平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吴宗国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指出,到洪、宣之世,内阁大学士身兼部职,阁权渐崇。由于宫廷的禁例和大臣理事的规矩,皇帝无法随时召唤近在咫尺的内阁大臣,皇帝和阁员之间难以随时配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明代是由宦官实现的。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严禁宦官擅权。于是,雍正帝选调内阁大学士等官“日值禁廷,以待召见”,形成了军机处制度。据材料可知清代政治形态相比于明代的进步之处是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行政效率提高

C. 防止宦官擅权

D.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清朝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督抚多由满族贵族担任;而从1860年到1864年,汉族官僚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集团中先后有21位将领担任督抚。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清政府利用湘军来开展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朝军政局面

C. 汉族官僚开始掌握中央政权

D. 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到解决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题文)以下是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第一卷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第二卷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第三卷

…… (1865~1895)

第四卷

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 (1895~1900)

第五卷

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A. 早期現代化的尝试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C. 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D. 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A. 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    B. 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 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D. 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剰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这说明中国古代

A. 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

B. 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

C. 古代农民思想意识守旧

D. 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 不利于新的经济形态产生和发展

C. 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 推动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图是根据付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而成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根据此图分析,影响古代经济宏观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 政治形势的稳定情况

B. 商品经济的发展态势

C. 耕作工具的变革情况

D. 政府政策的调整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光绪朝的荒政集前代之大成,可以称得上是比较完备周密的。但《申报》的报道中记载,1906年湖南水灾,江西各地出现阻挠本地粮食救济湖南事件,而1910年湖南巡抚也下令限制省内粮食流入邻省灾区。这反映出

A. 清廷的权威面临挑战

B. 官场贪污腐化严重

C. 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

D. 清政府管理体制混乱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表是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植茶面积(万亩)

产量(万担)

内销(万担)

外销(万担)

1837

521

260.5

200

60.5

1861

625

312.5

202.5

110

1871

819

409.5

202.5

207

1886

934.9

567.46

205

362.46

 

 

A. 伴随国际市场扩大茶叶需求量日增

B. 劳动力的增加带动了茶叶产量的提高

C. 自然经济解体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

D. 茶叶产量的增加推动外销量迅速增长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1911年11月,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但1912年3月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员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以限制总统。这说明当时中华民国的立法工作

A. 盲目照搬西方政治体制

B. 受到政治形势的影响

C. 形成了灵活的立法机制

D. 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19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这说明

A. 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 B. 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

C. 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D. 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决定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提出红军行动的战略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 工农红军的长征已经胜利结束

B. 民主革命纲领的任务已经实现

C. 将阶级矛盾让位于民族矛盾

D. 对国际国内形势有清醒认识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毛泽东在1938年8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抗日战争的进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国民党居于领导与基干的地位”“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为基础,而两党中又以国民党为主干,我们承认这个事实”。对以上材料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共承认和拥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

B. 中共这一认识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相持阶段的到来促使中共加紧和国民党全面合作

D. 中共这一政策消除了国共两党的矛盾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新中国外交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革命性,即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的联系;二是“内向性”,即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三是过渡性,即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它包括了中共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下列选项符合新中国外交第三个特征的是

A. “一边倒”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三大改造后,陈云指出:“节制资本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副作用。特别是一九五三年以后,对工业实行统购包销,商业自上而下派货,农产品独家收购,市场管理很严格,带来了消极因素。主要是产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这种消极因素过去就有,现在应该取消”。依据材料可知

A.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已成熟

B. 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全面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 社会主义改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主要是

A. 社会变迁的角度

B. 现代化的角度

C. 社会群体的角度

D. 社会思潮的角度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将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而计算财产的标准完全是按照个人土地上的收获。这反映了雅典

A. 农业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B. 农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较高

C. 改革维护农民利益

D. 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钱乘旦在《英国王权的发展及文化与社会内涵》一文中说:“革命(光荣革命)是以维护议会的权力为出发点的,由此才引申出“议会主权”与“人民主权”的思想,但是当革命最终以“人民”的名义把权力放回到一个人手中时,那么革命又如何解释它的合理性呢?于是,王权在英国重建,而且恢复王权的人正是那些多多少少都曾投身革命的人……这样,一方面是专制王权重现的危险,另一方面是对革命深刻的疑惧。英国人不得不试图找寻解决的方法……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光荣革命”

A. 以避免军事独裁为主要目标

B. 只是反对专制并不反对王权

C. 是看似合理实际并不合理的

D. 使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权利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有人形象地把众议院比喻为一杯热咖啡,而参议院的作用就是使这杯热咖啡冷却下来。据此判断,美国联邦宪法的设计意图是

A. 协调大州和小州的利益冲突

B. 赋予参议院更大的权力

C. 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D. 能更广泛地汲取民意,体现民主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张树平说:中华帝国的那套“理性设计”,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等,在权力控制和社会组织的意义上,“若以西洋史的眼光看,都是非常‘现代’的创设”。这里的“现代”是指

A. 中央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管理

B. 运用法律来实现权力的监督

C. 国家管理的制度化和体系化

D. 官员选用采取公平公开方式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两个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材料反映的革命事件

A.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C. 导致苏俄退出了世界大战

D. 遭到临时政府武力镇压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 重视调整经济结构

C. 殖民扩张竞争愈演愈烈

D. 确立自由市场制度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中写道:“大萧条之前美国的失业率是3%左右,1931年是15.9%,到1939年仍停留在17.2%。……1943年,美国的失业现象基本消失。”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新政调整工业生产

B. 新政成效显著

C. 政府兴办公共工程

D. “二战”需求的刺激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从1928年起,苏联政府广泛推行农产品的预购合同制,向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采购粮食。下表是1928至1931年苏联粮食总产量和国家采购粮食数量的统计。这表明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粮食总产量(百万公担)

773.2

727.4

735.4

694.8

国家来购量(百万公担)

107.9

160.8

221.4

228.8

 

 

A. 斯大林模式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农业为工业化建设提供资金

C. 农业投入不足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D. 政府大量采购粮食提高农民收入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918年后,西方各国对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

A. 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效果

B. 美英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效用

C. 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 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尽管福利已成为本国经济体的沉重负担,但西方的政治人物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而大多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他们也不愿放弃任何利益。”这说明

A. 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B. 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

C. 大众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

D. 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有研究显示,1990年以来,发达国家直接投资流入发展中国家的金额是310亿美元,1993年增至800亿美元。其中约有66%是流到亚洲与中南美洲的新兴经济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却极少,这些国家逐步被全球化边缘化。上述材料说明

A. 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B.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受损

C.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D. 不同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存在差异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小题,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威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力量削弱,蒋介石以为除去了心腹之患。国内外政局的变化促使南京国民政府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国内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来。1935年4月,蒋介石在贵阳发表谈话,提出要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同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把重工业的建设放在首位。由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加上调整进出口关税,币制的统一,工业、农业、交通等其他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得到了某些发展。全面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运动,但它仍为后来国民政府在全面抗战期间运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造应战时需要提供了某些范本。

—摘编自《中国军事经济全史》等

材料二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促使经济通货事胀的措施,缓解由大萧条引起的饥饿状况。他的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火改变。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很久。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大规模的军费开支对结束美国范围内和其他地区的大萧条起到了比新政策或者类似的措税更加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新全球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分别有哪些?

(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紀30年代中美经济政策的共同特征,分析造成两者不同结果的原因。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非常有限。明清时期,統治者推出一些有利于普通地主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措施。明太祖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章奏,规定除田土、诉讼之争,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算是为政治表达开了一个方便之门。清朝前期,为解决大批“士者”出路,政府允许纳资捐官,并不断扩克科举取录的名额。……在西力的冲击下,维新派办报纸、书局、組织社团。……甲午战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带,警告“民心先离,将有土崩瓦解之惠”。戊戌变法是政治体制改革,但因触犯权责既得利益,仅行百日即被废止……庚子祸乱后清延上层几乎没有谁再反对改革。……1908年,清延开始筹办地方咨议局、中央资政院,以选举民意代表‘“博采群言”并发挥其“舆论总汇”的功能。“皇族内阁”的结局,使这一民意机构走向政府对立面。

—摘编自徐军《中国古代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袁刚《民心尽失的历史警示》

材料二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评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如1265年英国的“等级会议”以及后来法国的“三级会议”等。从政治参与上看,英国政治在10世纪,参与扩展到王权和世俗、宗教贵族。到了12世纪,参与扩大到工商业主(新贵族),骑士,以及从理论上所有具有一定财产的自由民。随着议会地位的提高,由资产阶级,城市市民组成的下院的作用迎步增强。“光荣革命”后,真正由选民选出的议员组成的下议院才形成,但这仍然是一种包括性别、年龄甚至是身份、财产的有限参与。20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普逸权。

—摘编自陈楚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历史沿革》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的不同之处。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政治参与的演变趋势。

(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政治参与程度的因素。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殷末周初,为满足帝王狩猎和通神需求而出现的“囿”与“台”,促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吴王修建的姑苏台已是一座以游赏功能为主的园林。西汉皇家园林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广,实现了通过园林的理水来改善城市的供水条件。魏晋南北朝后,私家园林和寺院园林异军突起。隋唐时期,以自然式园林为主,典推精致、意境深远的东方式园林体系已成型,并影响到亚洲汉文化圈广大地域。两宋时期,对于山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的处理技法更加精湛丰富,进一步提升了园林设计的精致程度。元明清时期,园林出现地域的划分.形成了江南、岭南、北京三大风格的鼎峙局面。清代中后期,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许多精湛的造园艺术仅停留在口授心传的原始水平,未能系统总结提高升华为科学理论,从而造成部分造园文化技艺的失传。

——摘编自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等)

材料二:1840年以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园林是为公众服务的,公园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近代园林的形成。这个时期出现的主要公园类型有三种:租界公园、自建公园、转型公园。我国最早的一座租界公园建于1868年,其最先不允许华人进入。19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私家园林的主人对自己的宅园尝试使用西洋的管理方法,并出现了私人修建公园的情况。同时皇家苑囿、旧时街署园林、孔庙等园林向社会开放,形成大众公园。辛亥革命后,在一批民主主义者极力倡导和影响下,我国一些主要大城市中相继出现了政府修建或改建的公园。英国人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对我国初期的公园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摘编自安怀起《中国园林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典园林相比,我国近代园林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