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三大改造后,陈云指出:“节制资本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副作用。...

三大改造后,陈云指出:“节制资本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副作用。特别是一九五三年以后,对工业实行统购包销,商业自上而下派货,农产品独家收购,市场管理很严格,带来了消极因素。主要是产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这种消极因素过去就有,现在应该取消”。依据材料可知

A.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已成熟

B. 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全面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 社会主义改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B 【解析】 试题材料提到,一九五三年以后,对工业实行统购包销,商业自上而下派货,农产品独家收购,市场管理很严格,带来了消极因素。主要是产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这种消极因素过去就有,现在应该取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B项正确。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外交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革命性,即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的联系;二是“内向性”,即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三是过渡性,即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它包括了中共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下列选项符合新中国外交第三个特征的是

A. “一边倒”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1938年8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抗日战争的进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国民党居于领导与基干的地位”“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为基础,而两党中又以国民党为主干,我们承认这个事实”。对以上材料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共承认和拥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

B. 中共这一认识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相持阶段的到来促使中共加紧和国民党全面合作

D. 中共这一政策消除了国共两党的矛盾

 

查看答案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决定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提出红军行动的战略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 工农红军的长征已经胜利结束

B. 民主革命纲领的任务已经实现

C. 将阶级矛盾让位于民族矛盾

D. 对国际国内形势有清醒认识

 

查看答案

1919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这说明

A. 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 B. 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

C. 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D. 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

 

查看答案

1911年11月,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但1912年3月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员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以限制总统。这说明当时中华民国的立法工作

A. 盲目照搬西方政治体制

B. 受到政治形势的影响

C. 形成了灵活的立法机制

D. 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