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北京四中2018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

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C. 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D. 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的记述,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史记》为当世史籍,可信度最高

B. 记述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参考价值

C. 记述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不可采信

D. 综合多种史籍记述可确认真实原因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谲、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这说明

A. 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

B. 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

C. 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

D. 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906年,清末推行官制改革,两广总督岑春煊被罢免官职,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辞去八项兼差,湖广总督张之洞被调至京师,实际上也是明升暗降。此次改革的背景主要是

A. 清廷内部权力斗争激烈    B. 官制改革顺应时代潮流

C. 清廷中央集权收到威胁    D. 政治近代化已成为共识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9世纪初,在中国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00文。19世纪20年代,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200文。到道光19年(1839年)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600文。上述现象出现是因为

A. 实行闭关锁国,经济发展落后于世界

B. 农耕经济发达,对铜钱的需求量增大

C. 中国被迫开埠,棉纺织品大量输入

D. 鸦片大量走私,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

A. 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B. 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

C. 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

D. 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注重诉讼程序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到查士尼时代的《法学总论》则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等问题上。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B. 平民的不断斗争

C. 统治者价值取向变化    D. 人文主义的影响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虽然存在种种不稳定因素,但在每一种不稳定因素背后都蕴藏着与其相抵消的稳定机制。因此,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在政局动荡不安的表象下,维持了资产阶级相对稳定的统治。这主要是因为

A. 总统仅是形式上的元首    B. 法国政权结构非常稳定

C. 分权制衡机制的作用    D. 共和派力量十分强大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28年,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体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自古以来是大家庭制度,这个大家庭源于农业社会。定居,种田,那人愈多愈好,人多好做事。所以就鼓励多子多孙,多少代都不分家。这是中国的长处,中国社会的优点,自古以来就过社会团体生活,团体生活要照顾别人,因此中国人心量也就大。

大家庭好处在哪里?教育,父母不用操心,那是整个家族的事情。养老不用操心,老了怎么办?落叶归根,是回家养老,享天伦之乐。

你在外面做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庭支持你,家庭是最可靠的支持者。你在外面所赚的,都贡献给家庭,让家庭这个力量愈来愈大,你在外面办事愈来愈好。

——摘编自《古代中国的大家庭制度》

材料二20世纪初,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人们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以家庭为本位,而是转变为在不同的工业、商业机构之中。因此,年轻人大多离家工作,甚至离开自己生长的农村,到城市、工厂寻找工作机会。在这种生活环境下,父母子女、夫妇之间的工作随着职业、地点而不同,毋须透过大家庭带来生产力,因此小家庭模式逐渐衍生。

另外,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随着彼此生活环境不同而较易变得淡薄,导致夫妇的关系较难长久地发展,离婚个案增多,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亦变得较为疏离,兄弟姊妹的争吵亦趋于频繁。在这情况下,中国传统以家庭为本的观念渐为个人为本的观念所取代,人们更重视个人的发展与地位,倾向于将个人置于家庭之上,冲击传统家庭文化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与行事规范。

——据李永芳(《改革开放30年中国家庭文化的嬗变》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大家庭制度形成的社会根源和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家庭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谈谈你对家庭建设的认识。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00~2000年间世界主要国家及其力量源泉

 

时期

国家

主要力量源泉

16世纪

西班牙

黄金、殖民贸易、雇拥军、王朝联系

17世纪

荷兰

贸易、资本市场、海军

18世纪

法国

人口、农业、公共管理、军队、文化

19世纪

英国

工业、政治凝聚力、金融和借贷、海军、自由主义规范、岛国位置

20世纪

美国

经济规模、科技领导地位、地理位置、军事力量和结盟、全球化文化和自由主义的国际制度

 

 

——摘自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

综合上述表格信息,自拟一个观点,结合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具体合理,史论结合)。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向法国人民发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他通过英国电台多次向法国人民发表演讲,指出法国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并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

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并且很快投入到盟国在非洲和欧洲战场的战斗中。1941年9月,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成立,1943年改组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并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1944年6月,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诺曼底登陆后,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1944年10月,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国临时政府。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摘编自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所持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清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节节败退,于是奕䜣起初主战热情开始冷却,倾向求和。尤其是太平天国在南方的迅猛发展,权衡利害,奕䜣得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便以中国出卖大片领土主权结局。战后,为便于与列强“合作”,奕䜣又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负责处理外交事务。奕䜣在“自强”名义下积极倡导购买洋枪洋炮和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不久,奕䜣和倭仁作为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代表,在同文馆进行了一次激烈的交锋。光绪二十年,奕䜣旧疾复发,旋病重而死,时年67岁。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奕䜣成为清朝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奕䜣的功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