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四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这表明孙中山

A.认识到清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B.已感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

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          

D.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含义是

A. 反对封建统治

B. 反清复明

C. 反满兴汉

D. 反对民族压迫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临时约法》颁布  D.清帝下诏退位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是

A. 人民政治上翻了身

B. 确立民主共和国政体

C.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孙中山有关民族主义的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③       B.②④

C. ①②        D.②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

A.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

B. 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 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D. 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 辛亥革命爆发

B. 清朝统治被推翻

C. 中华民国成立

D. 《临时约法》颁布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题文)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

A. 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帝制

B. 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

C. 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D. 维护共和政体和《临时约法》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政治主张的根本原因是

A. 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B. 共产国际的帮助

C. 中国共产党的真诚帮助

D. 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诸法令中,对原中国同盟会纲领未真正实施的纲领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毛泽东曾说过:“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三民主义先生开始的。”是因为孙中山三民主义

A. 首先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 首先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C. 首先发动了反清的武装起义

D. 首先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孙中山遗嘱中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

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

A.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就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在于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予吾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均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资产阶级革命之初,出现孙中山所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 改良主义是当时的主要思潮

C. 革命派长期在国外活动

D. 资产阶级革命群众基础差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同袁世凯进行斗争时,斗争方式的变化过程是

A. 由武装斗争到议会斗争

B. 由议会斗争到武装斗争

C. 由议会斗争到武装斗争,再回到议会斗争

D. 由组织暗杀到组织全国性的武装暴动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据此他提出了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粹主义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孙中山遗嘱中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

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

A.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上

最大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并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皆

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

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完成了民主革命思想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变

把不同性质的革命混为一谈

对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有正确的认识

A.①③    B.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 义和团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孙中山曾题一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个!”此挽联是为了悼念

A. 陆皓东

B. 秋瑾

C. 宋教仁

D. 黄兴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B. 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 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 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提出的背景是:

①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论为英国的殖民地

②一战后,英国在印度继续制造宗教矛盾

③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人民反抗采用镇压和欺骗策略

④印度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③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835年,印度总督本丁克决定:“英国政府的伟大目标应该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倡欧洲的文艺和科学,所拨出的一切教育经费最后完全用在英语教育上。”这表明英国当局力图:

A. 将英语教育融入印度本土教育

B. 以行政手段促进印度基督教化

C. 在印度大力推行西方文化

D. 推进英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结合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十二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的背景是

A. 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B. 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C. 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D. 印度出现盐荒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甘地先后领导了三次大规模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殖民统治

B.二战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

C.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开始就提出了民族独立运动的目标

D.由于英国殖民当局的镇压,甘地被迫下令停止运动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倡导“回到纺车去”,其实质意义是。

A. 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

B. 以手工业生产抵制西方经济侵略

C. 大力发展家庭纺织业

D. 大力发展民族经济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甘地领导的国大党在反英斗争中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

A. 发展成为下层人民的政党

B. 成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C. 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

D. 取得反英斗争的胜利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 由于英国殖民当局的镇压,运动停止

B. 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C. 增强了印度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 其目的是通过“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自治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是(  )

A.揭开印度民族独立的序幕

B.给英国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C.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民族独立运动

D.基本上完成印度的独立大业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形势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林承节《印度史》

材料二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甘地还把纺车当作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的象征

——海默·劳《甘地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变化?促成这一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三,甘地为什么要“诅咒西方文明”?

(3)人们对甘地毁誉不一,为何有人称甘地为“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解开甘地之谜的关键之处何在?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

材料五“今日共和初成,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莫要之政策。”

——《中国近代史资料》

请回答:

(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4)综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评价。

(5)材料五的主张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主张?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一个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单的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与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材料二: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国盟会宣言》1905年8月

材料三:“孙中山是从民间来的……他生于农民家庭。他的父亲耕田。他县里的人民都是农民。……就在他早年还是贫农家里贫儿的时候,他变成为一个革命的人。他下了决心,认为中国的农民生活不该长此困苦下去

——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

材料四:“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也。但民主主义,在数十年前,已有人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洪秀全建设太平天国,所有制度……即完全经济革命主义,亦即俄国今日之均产主义

——《三民主义改造新国家》

材料五:“两年之中(1895—1897)所见所闻,殊多心得……乃采取民生主义。”“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古代所不能及的……统计英国的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孙中山选集》

材料六: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在1879年发表《进步与贫困》一书,认为土地是人类的公产,地租是不劳而获,人人应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因此人人都应该有使用土地的平等权利,土地被私人占有,这是社会贫困的主要根源。因此,他主张土地国有。但是他又认为采取没收地主土地的手段过于激烈,主张征收土地税。这样就能够刺激社会生产的发展,制止土地投机增加工人和农民的收入,以便实现“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

(2)材料二表达了孙中山怎样的政治主张?

(3)根据材料二、三、四、五,分析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形成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方面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孙中山的思想继承了中国历史上哪些思想精华?又运用了欧美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哪些合理内核?据此概括孙中山思想所体现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发展特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