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孙中山有关民族主义的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

下列孙中山有关民族主义的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③       B.②④

C. ①②        D.②③

 

C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此题,首先要联系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主张有哪些,再和现实相联系,第③“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中的鞑虏指的是满清贵族,而第④小项“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中的异种指的也是满洲贵族,这两项都是适应当时社会背景的,满清政府是封建势力的代表,是资产阶级和人民共同反对的对象,不推翻清朝,中国就不能走向独立富强,但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满族是中华民族中的一部分,不应以“鞑虏”、“异种”等词语形容,而①和②的追求世界和中国民族平等的理念,直到今天仍试用当今社会,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是

A. 人民政治上翻了身

B. 确立民主共和国政体

C.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查看答案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临时约法》颁布  D.清帝下诏退位

 

查看答案

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含义是

A. 反对封建统治

B. 反清复明

C. 反满兴汉

D. 反对民族压迫

 

查看答案

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这表明孙中山

A.认识到清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B.已感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

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          

D.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10个旅分四路入侵西奈半岛,向运河逼进,埃及军队进行顽强反击。10月 31日,英、法军队对埃及进行武装干涉。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 11月22 日撤出全部军队。1957年 3月 8日,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出,埃及取得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资料来源于网络

材料二      阿登纳(联邦德国总理)表示:法国和英国将不再是堪可与美国和苏联并驾齐驱的大国。德国也不会。他们要想在世界扮演决定性角色,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团结起来以欧洲为一体。英国还未可能成熟到接受这个做法,但是苏伊士事件可以有助于她思考。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可浪费:欧洲团结将是你复仇之路。

——基辛格《大外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埃及取得苏伊士运河战争胜利的原因。(6 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9 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