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

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 义和团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由题干“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 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的信息可得出中国的这一革命运动是追求“自由、民主、共和”的, 因此A项错误;再结合题干“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可得出是辛亥革命后,列强不承认南京临时 政府,转而扶植袁世凯,故B项正确,CD两项与这一信息不符,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上

最大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并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皆

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

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完成了民主革命思想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变

把不同性质的革命混为一谈

对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有正确的认识

A.①③    B.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孙中山遗嘱中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

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

A.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查看答案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据此他提出了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粹主义

 

查看答案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同袁世凯进行斗争时,斗争方式的变化过程是

A. 由武装斗争到议会斗争

B. 由议会斗争到武装斗争

C. 由议会斗争到武装斗争,再回到议会斗争

D. 由组织暗杀到组织全国性的武装暴动

 

查看答案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予吾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均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资产阶级革命之初,出现孙中山所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 改良主义是当时的主要思潮

C. 革命派长期在国外活动

D. 资产阶级革命群众基础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